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鹤谶(鶴讖)
白色预兆物。对旧王朝主凶,而对新王朝则主吉。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我大 唐 鸡浑制极,树神宰而制山河;鹤讖裁仪,闢太虚而有天地。”参见“ 白祥 ”。
《漢語大詞典》:白祥
(1).白色灾异。旧时迷信认为罕见的白色禽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时则有诗妖……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宋书·五行志三:“ 晋成帝 咸和 二年正月,有五鸥鸟集殿庭,此又白祥也。”宋史·五行志三:“ 建炎 二年, 杜充 为 北京 留守,天雨纸钱於营中,厚盈寸。明日与 金 人战城下,败绩。纸,白祥也。”清史稿·灾异志四:“凡恒暘、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於金。”
(2).白色的祥瑞。北史·李嵩传:“于时百姓乐业,请勒铭 酒泉 ,乃使儒林祭酒 刘彦明 为文,刻石颂德。又有白狼、白兔、白雀、白雉、白鳩等集于园间。羣下以为白祥,金精诞,皆应时邕而至。”
《漢語大詞典》:遍安
谓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叙》:“所以为治教者,亦仅如 东周 、 刘蜀 、 萧詧 之徧安而已。”徧,一本作“ 偏 ”。
《漢語大詞典》:木纪(木紀)
旧指木德王朝的世运。 南朝 梁 沈约 《梁鼓吹曲》之一:“木纪谢,火运昌。炳南陆,耀炎光。”参见“ 木德 ”。
《漢語大詞典》:木德
(1). 秦 汉 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史记·封禅书:“ 夏 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 三国 魏 曹植 《帝喾赞》:“祖自 轩辕 , 玄嚣 之裔。生言其名,木德帝世。”周书·明帝纪:“自火行至今,木德应其运矣。” 唐 窦常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诗:“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2).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 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晋 傅玄 《柳赋》:“美允灵之鑠气兮,嘉木德之在春。”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漢語大詞典》:偏闰(偏閏)
封建时代指偏据一方,不属正统的王朝。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姑舅为婚:“惟 西魏 文帝 时,禁中外及从母兄弟姊妹为婚, 周武帝 又詔不得娶母同姓以为妻妾, 宣帝 詔母族絶服外者听婚,皆偏闰之制。” 宋 岳珂 桯史·阜城王气:“居一年,犹云气故在,特稍晦,将为偏闰之象,而不克有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六朝 、 五季 ,偏闰劻勷; 魏 、 辽 、 金 、 元 ,夷狄僭窃。”
《漢語大詞典》:金禄
谓尚金德的王朝所享的福祚。五行家认为各个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 南朝 宋明帝 《皇业颂》:“衰数随金禄,登历昌水命。”
《國語辭典》:晋元帝(晉元帝)  拼音:jìn yuán dì
帝号。(西元317~323)名睿,字景文,司马懿之曾孙,袭琅琊王。悯帝遇害,即位建康,史称东晋,在位六年,谥元,庙号中宗。
《國語辭典》:应天顺人(應天順人)  拼音:yìng tiān shùn rén
顺应天命和民心。唐。李德裕〈项王亭赋〉:「自古聪明神武之主,未尝不应天顺人,以定大业。」《三国演义》第四回:「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也作「顺天应人」。
《漢語大詞典》:凿干(鑿乾)
开辟乾坤。指建立新王朝。旧唐书·礼仪志一:“ 高祖 神尧皇帝 ,凿乾构象,闢土开基。”
《漢語大詞典》:先农坛(先農壇)
相传 周 代有籍田,并祀先农,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此制,均建先农坛以祭祀之。宋书·礼志一:“整制千亩,开阡陌,立先农坛於中阡西陌南,御耕坛於中阡东陌北。”
《漢語大詞典》:先圣先师(先聖先師)
(1).古代本指圣贤和可以师法的前辈。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郑玄 注:“先圣, 周公 若 孔子 。”
(2). 汉 以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历代王朝均庙祀 孔子 。 魏 正始 到 隋 大业 年间,以 孔子 为先圣, 颜回 为先师。 唐 初改以 周公 为先圣, 孔子 为先师。寻复旧。参见“ 至圣先师 ”。
《國語辭典》:至圣先师(至聖先師)  拼音:zhì shèng xiān shī
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1530)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故后世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也称为「先师」。
《国语辞典》:婆罗王朝(婆罗王朝)  拼音:pó luó wáng cháo
Pala dynasty
古时印度王朝。于八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由格婆罗(Gopala)所创建,以印度孟加拉地方为中心。此王朝以信奉佛教为主,十三世纪初为回教的哥尔王朝所灭。
《国语辞典》:贵霜王朝(贵霜王朝)  拼音:guì shuāng wáng cháo
国名。贵霜民族于西元一至五世纪间所建的王朝。统有印度西北及中亚细亚,后被波斯萨珊王朝所灭。
《国语辞典》:嫠忧宗周(嫠忧宗周)  拼音:lí yōu zōng zhōu
寡妇不忧愁自己纺织的纬纱,而担心周王朝的宗庙社稷,怕国亡祸己。典出《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抑人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损,为将及焉。』」后比喻人忧国而忘身。也作「嫠不恤纬」、「嫠纬之忧」。
《国语辞典》:孔雀王朝  拼音:kǒng què wáng cháo
古印度旃陀罗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赶走外族部队,统一印度北部,建立一个专制集权国家。传至阿育王,完成统一大业。死后,帝国便逐渐衰亡。
《国语辞典》:迦罗林朝(迦罗林朝)  拼音:jiā luó lín cháo
西元七五一年至九八七年由法兰人所建的第二王朝。自本平至路易五世,曾统治绝大部分的西欧,后灭于卡佩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