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99,分167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挂玉
玉汝
玉照
荆玉
攻玉
泻玉
采玉
玉鞍
玉樽
玉甃
玉船
玉馔
白玉楼
玉相
玉糁
《分类字锦》:挂玉
刘孝绰 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骈字类编》:玉汝
女同诗王欲玉汝是用大谏笺玉者君子比德焉王乎我欲令汝如玉然故作是诗用大谏正女此穆公至忠之言文韩元吉桐阴旧话庄敏公缜字玉汝初求字于欧阳 忠公公以小合幅纸书玉女二字送来庄敏大不乐明日相见文忠公曰出处无点水也取笔添女字三点相与一笑盖诗中王欲玉女但音发作汝也
《國語辭典》:玉照  拼音:yù zhào
1.如玉一般晶莹耀眼。南朝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锦缛,清谈论辩,亦参差玉照。」
2.尊称别人的照片。
《漢語大詞典》:荆玉
(1). 荆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晋 卢谌 《览古》诗:“连城既伪往, 荆 玉亦真还。”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诗:“ 荆 玉已三献, 冀 群当一空。”
(2).喻美质贤才。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晋 孙绰 《贺司空修(循)像赞》:“质与 荆 玉参贞,鉴与南金等照。” 唐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其年停贡举》诗:“ 荆 玉收难尽, 齐 竽喜暂閒。”
《國語辭典》:攻玉  拼音:gōng yù
攻,加工。攻玉指琢磨玉石。语出《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分类字锦》:泻玉(泻玉)
文嘉 听李节弹筝和韵诗 泠泠寒玉泻秦筝,片片清声似断冰。
分类:
《分类字锦》:采玉
宋史乐志歌磬之名本无所出晋贺循奏置登歌簨簴采玉造小磬盖取舜庙鸣球之制
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鞍
(1).形容华丽的马鞍。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迺饰金羈之昭晰,加以玉鞍之辉煌。”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红缨紫韁珊瑚鞭,玉鞍锦韉黄金勒。”
(2).喻优厚的待遇。 谢觉哉 《知己难》:“有的人不‘自知’,他愤慨世无 伯乐 ,不给他以玉鞍锦鞯。”
《漢語大詞典》:玉樽
见“ 玉尊 ”。
《漢語大詞典》:玉尊
亦作“ 玉樽 ”。亦作“ 玉罇 ”。
(1).玉制的酒器。亦泛指精美贵重的酒杯。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尊、玉籩。取一尊,一尊復生焉,与天同休,无乾时。”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宋 张泌 《河传》词:“魂销千片玉罇前,神仙,瑶池醉暮天。”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四折:“他道招状元为婿君,不邀媒不问肯,擎丝鞭捧玉樽。”
(2).指酒。 清 姚鼐 《送郑羲民郎中守永州》诗:“归家酌玉尊,緑窗樱桃枝。”
《漢語大詞典》:玉甃
(1).井壁的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井赋》:“穿重壤之千仞兮,搆玉甃之百节。”
(2).指水井或汤池。 唐 李峤 《井》诗:“玉甃谈仙客, 铜臺 赏 魏 君。” 宋 苏轼 《华胥引》词:“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 清 纳兰性德 《汤泉应制》之四:“金铺照日初涵影,玉甃生烟别作香。”
(3).指洁白的墙垣。 清 纳兰性德 《扈跸霸州》诗:“万泒银涛衝古岸,四围玉甃护严城。”
《漢語大詞典》:玉船
亦称“ 玉酒船 ”。 酒器名。 宋 陆游 《即席》诗:“要知吾辈不凡处,一吸已乾双玉船。” 宋 辛弃疾 《鹊桥仙·寿余伯熙察院》词:“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船沉醉。”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上亲捧玉酒船上寿酒,酒满玉船,船中人物,多能举动如活,太上喜见颜色。”《全元散曲·雁儿落过得胜令》:“暖阁红炉坐,金杯捧玉船。”
分類:酒器
《漢語大詞典》:玉馔(玉饌)
犹玉食。珍美的饮食。 晋 左思 《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饌。” 唐 杜甫 《麂》诗:“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饌俱。不敢恨庖厨,乱世轻全物。”明史·乐志三:“羔豚升华俎,玉饌充方圆。”
《國語辭典》:白玉楼(白玉樓)  拼音:bái yù lóu
传说读书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唐诗纪事。卷四三。李贺》:「长吉将死时,或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蒙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㜷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分類:诗人李贺
《漢語大詞典》:玉相
谓纯美如玉的本质。语出《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毛 传:“相,质也。” 晋 张华 《祖道赵王应诏诗》:“禀姿自然,金质玉相。”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
《漢語大詞典》:玉糁(玉糝)
即玉糁羹。 宋 杨万里 《白鱼羹戏题》诗:“ 东坡 玉糝真穷相,得似先生此味珍。” 明 张煌言 《中秋同宾从小饮步朱夏夫韵》:“行厨玉糝无兼味,促席金茎更一甌。” 骆鹏 《寄怀师农》诗:“闲与细君商食政,为留玉糝待 东坡 。”参见“ 玉糝羹 ”。
《漢語大詞典》:玉糁羹(玉糝羹)
食品名。 宋 苏轼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奇绝天上酥酡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诗:“莫作 北海 金虀鱠,轻比 东坡 玉糝羹。”《国老谈苑》引 宋 陈达叟 《本心斋蔬食谱》云:“土酥,芦菔也,一名地酥,作玉糝羹。”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酿成 西蜀 鹅雏酒,煮就 东坡 玉糝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