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99,分16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玉颊
玉茗
玉齿
玉鳞
翠玉
玉流
玉参差
玉海
玉林
玉山颓
玉虫
调玉烛
玉珰
玉如
玉蝀
《漢語大詞典》:玉颊(玉頰)
(1).美丽的脸颊。多指女子的容颜。 唐 戴叔伦 《早春曲》诗:“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鸞镜中影。” 金 刘迎 《张萱戏婴图》诗:“犀颅玉颊寧馨子,雾鬢云鬟窈窕娘。”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雪儿玉颊善歌舞,当筵一曲飘红裾。”
(2).比喻美丽的白花。 宋 王安中 《蝶恋花·迎春花口号》词:“年年节物欲争新,玉颊朱颜一笑频,勾引东风到池馆,春前花发自迎春。” 金 元好问 《梨花海棠》诗之一:“春工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漢語大詞典》:玉茗
(1).白山茶花的别称。 宋 陆游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釵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自注:“坐上见白山茶,格韵高絶。”
(2). 明 剧作家 汤显祖 家有 玉茗堂 ,传奇集有《玉茗堂四梦》,后即用“玉茗”称 汤显祖 。 柳亚子 《题蓴农四婵娟室填词图》诗:“度曲居然 玉茗 风,壮夫何敢薄雕虫。”
《漢語大詞典》:玉齿(玉齒)
(1).形容洁白美丽的牙齿。 隋 李播《天文大象赋》:“却睇女床,前瞻天纪。耀棘庭之金印,粲椒宫之玉齿。”
(2).借指口。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灵妃顾我笑,粲然啟玉齿。”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二:“娟娟双青娥,微微啟玉齿。”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十三:“扬蛾启玉齿,声发已復吞。”
《漢語大詞典》:玉鳞(玉鱗)
(1).鱼鳞的美称。 宋 苏轼 《与赵陈冈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诗:“主 孟 当啗我,玉鳞金尾鱼。”
(2).借指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江上风清,门前遇故人;屋里云生,湖中膾玉鳞。”
(3).喻梅花瓣。 唐 李群玉 《人日梅花病中》诗:“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艷亭亭对夕阳。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 明 张煌言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之二:“铁骨珊珊疑有韵,玉鳞寂寂迴无尘。” 清 朱鹤龄 《丁未元旦》诗:“梅吐玉鳞明净榥,柳含金鏤曳朱栏。”
(4).喻水波。 金 任询 《巨然山寺》诗:“孤撑山作碧螺髻,漫散水成苍玉鳞。” 元 赵孟俯 《人日立春》诗:“宫柳风微金缕重,御沟冰泮玉鳞生。”
《國語辭典》:翠玉  拼音:cuì yù
翠绿色的硬玉。光泽如脂,半透明,可作上等饰品。也称为「翡翠」。
《漢語大詞典》:玉流
清澈的流水。 南朝 梁 萧统 《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珠华荫八溪,玉流通九谷。” 唐 沈佺期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
分類:清澈流水
《國語辭典》:玉参差(玉參差)  拼音:yù cēn cī
镶玉的排箫。唐。杜牧 望少华诗三首之三:「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玉参差,乃是箫名。」
分類:无底排箫
《國語辭典》:玉海  拼音:yù hǎi
书名。宋王应麟撰,二百卷,附词学指南四卷。徵引赅备,为类书之善者。
《漢語大詞典》:玉林
(1).仙境中的森林。晋书·慕容超载记:“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宝。”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宫闕重重闭玉林, 崑崙 高闢彩云深。”
(2).谓积雪的树林。 唐 韦应物 《温泉行》:“玉林瑶雪满寒山,上昇玄阁游絳烟。” 元 欧阳玄 《灞桥风雪图》诗:“玉林琪树路漫漫,驴上凌兢两袖寒。”
(3).树林的美称。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朝翱翔於玉林,夕饮啄乎丹泉。” 明谢谠《四喜记·琼英闺闷》:“ 长门 春静, 昭阳 天杳,愁见玉林晴晓。” 明 金白屿 《一枝花·题姚秋涧市隐园》套曲:“玉林满耳秋声战,带 瀟 湘 万顷烟。”
《國語辭典》:玉山颓(玉山頹)  拼音:yù shān tuí
比喻人醉倒。唐。王绩〈辛司法宅观妓〉诗:「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醉倒曰玉山颓。」
《國語辭典》:玉虫(玉蟲)  拼音:yù chóng
灯花。宋。范成大〈客中呈幼度〉诗:「今朝合有家书到,昨夜灯光缀玉虫。」清。纳兰性德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离词:「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
《漢語大詞典》:调玉烛(調玉燭)
谓四季气候调和;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仇兆鳌 注:“玉烛云孙,喜太平有象。”参见“ 玉烛 ”。
《國語辭典》:玉烛(玉燭)  拼音:yù zhú
谓四时合气,温润明照。《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谓之玉烛。」
《國語辭典》:玉珰(玉璫)  拼音:yù dāng
1.用玉装饰的椽头。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璧英。」
2.玉质的耳环。《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上。泥婆罗传》:「耳金钩玉珰,佩宝伏突。」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梅花落径香缭绕,雪花玉珰花下行。」
《骈字类编》:玉如
唐 欧阳詹 乐津店北陂 婵娟有丽玉如也,美笑当予系予马。
《漢語大詞典》:玉蝀
桥名,在 北京 西安门 东, 北海 与 中南海 之间,又名 御河桥 。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六:“虹垂 玉蝀 三千尺,烟锁金城十万家。” 柳亚子 《展礼先考遗像有作》诗:“ 金鼇玉蝀 万荷花, 北海中山 景物赊。”参阅《嘉庆一统志·京师·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