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赋戊·纪行下·西征赋〉~
飞翠緌,拖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唐·李善注引《礼记注疏》曰:「君子行则鸣佩玉。」

例句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杜甫 冬至

典故
相关人物
赵简子


《国语》卷十八《楚语下》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三国吴·韦昭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例句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宴。 李贺 河阳歌

典故
南朝旧曲
 

《陈书》卷七〈皇后列传〉~32~
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哥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309~
及后主嗣位,耽荒于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又于清乐中造黄鹂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薄。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例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典故
潘玉儿
 
相关人物
潘妃


《南史》卷五十五〈王茂列传〉~352~
时东昏妃潘玉儿有国色,武帝将留之,以问茂。茂曰:「亡齐者此物,留之恐贻外议。」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死而后已,义不受辱。」及见缢,洁美如生。舆出,尉吏俱行非礼。乃以余妃赐茂,亦潘之亚也。
典故
佩玉锵锵


《毛诗正义》卷四之三〈国风·郑风·有女同车〉~7~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礼记注疏》卷三十〈玉藻〉~563~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典故

《穆天子传》卷五《黄池谣章》
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使宫乐谣曰:「黄之池,其马喷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喷玉,皇人寿榖。」

例句

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骖驔犹喷玉。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典故
切泥
 
切玉刃
 
切玉剑


《列子·汤问》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产》
《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即洁。刀切玉如蜡。布,汉时有献者,刀则未闻。
《新校本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韩安国
公孙诡、羊胜说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及杀故吴相爰盎,景帝遂闻诡、胜等计画,乃遣使捕诡、胜,必得。汉使十辈至梁,相以下举国大索,月馀弗得。安国闻诡、胜匿王所,乃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者臣死。大王无良臣,故纷纷至此。今胜、诡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大王自度于皇帝,孰与太上皇之与高帝及皇帝与临江王亲?」王曰:「弗如也。」安国曰:「夫太上皇、临江亲父子间,然高帝曰『提三尺取天下者朕也』,故太上终不得制事,居于栎阳。临江,适长太子,以一言过,废王临江
《新校本陈书》卷二《高祖本纪》
十一月景申,诏曰:「东都齐国,义乃亲贤,西汉城阳,事兼功烈。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长城县侯茜,学尚清优,神凝正,文参礼乐,武定妖氛,心力谋猷,为家治国,拥旄作守,月有成,辟彼关河,功踰萧、寇,萑蒲之盗,自反耕农,篁竹之豪,用禀声朔。朕以虚寡,属当兴运,提彼三尺,宾于四门,王业艰难,赖乎此子,宜隆上爵,称是元功。可封临川郡王,邑二千户。兄子梁中书侍郎顼袭封始兴王,弟子梁中书侍郎昙朗袭封南康王,礼秩一同正王。」己亥,甘露降于钟山松林,弥满岩谷。庚子,开善寺沙门采之以献,

例句

宝剑饰文犀,当风似切泥。 刘复 杂曲

切玉剑,射日弓。 李贺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畴昔切玉刃,应如新发硎。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

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告鸦九。君勿矜我玉可切,君勿誇我钟可刜。 白居易 鸦九剑

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

典故
切玉成泥


《海内十洲记》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治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物如割泥。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89~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典故
青葱玉树


《昭明文选》卷七〈赋丁·郊祀·甘泉赋〉~325~
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正浏滥以弘惝兮,指东西之漫漫。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据軨轩而周流兮,忽坱圠而亡垠。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瞵㻞。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曰:「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树,珊瑚为枝,碧玉为叶。」
典故 
玉阙琼楼
   
琼楼玉阙
 

《酉阳杂俎》卷二〈壶史〉
翟天师名乾祐,峡中人,长六尺,手大尺馀,每揖人,手过胸前,卧常虚枕。……曾于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窥半天,琼楼金阙满焉,数息间不复见。
典故
琼彝玉舟


《周礼注疏》卷二十〈春官宗伯·司尊彝〉~305~
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诏其酌。辨其用。与其实。春祠。夏礿。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皆有舟。汉·郑玄注:「舟,尊下台,若今时承槃。」
典故
琼枝玉树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杂传记四·霍小玉传〉~4007~
遂命酒馔,即令小玉自堂东阁子中而出,生即拜迎。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典故
蘧公志常保

相关人物
蘧伯玉


《庄子》杂篇·卷八下《则阳》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论语》卷八《卫灵公》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例句

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陶翰 早过临淮

典故  
群玉峰


《穆天子传》卷二
「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寡草木而无鸟兽。」晋·郭璞注:「《山海经》云:『群玉山,西王母所居者。……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

典故 
玉笛声沉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大唐新语》卷九〈谀佞〉~44~
太平公主沈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已。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睿宗朝,军国大事皆令宰相就宅咨决,然后以闻。睿宗与群臣呼公主为太平,玄宗为三郎。凡所奏请,必问曰:「与三郎商量未?」其见重如此。
《开天传信记》

例句

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 郑嵎 津阳门诗

《國語辭典》:鸣玉(鳴玉)  拼音:míng yù
1.古时富贵人家常佩带宝玉为饰,一有动作,佩玉便相触发声,因此称为「鸣玉」。《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
2.击玉发出响声。《文选。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漢語大詞典》:鸣玉宴(鳴玉讌)
亦作“ 鸣玉讌 ”。 谓鸣玉佩而侍宴。 唐 李贺 《河阳歌》:“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讌。” 王琦 汇解:“鸣玉宴,谓鸣玉佩而佐宴。”
分類:玉佩汇解
《漢語大詞典》:玉树后庭花(玉樹後庭花)
(1).乐府 吴 声歌曲名。 南朝 陈后主 作。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 后主 每引宾客对 贵妃 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採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 张贵妃 、 孔贵嬪 之容色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诗:“天子龙沉 景阳井 ,谁歌《玉树后庭花》?”
(2).指矮鸡冠花。 宋 杨万里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诗:“ 陈仓 金碧夜双斜,一隻今栖 纪消 家。别有飞来矮人国,化成玉树后庭花。”
《漢語大詞典》:玉奴
(1). 南朝 齐 东昏侯 妃 潘氏 ,小名 玉儿 ,诗词中多称“玉奴”。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四:“月地雪堦漫一樽, 玉奴 终不负 东昏 。” 宋 周紫芝 《浣溪沙》词:“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 东昏 覰得 玉奴 羞。”
(2). 唐玄宗 妃 杨太真 小名。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 玉奴 乃 太真 小字。”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玉奴 何必减 花奴 ,省识春风作画图。”茶香室丛钞·玉奴引 明 邝露 赤雅云:“ 杨妃 井在 容州 云凌里 。妃姓 杨 名 玉奴 ,别字 玉环 ,号 太真 。”
(3).泛指美女。 宋 苏轼 《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 元 萨都剌 《送友人之金陵》诗:“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鸞笙。” 明 陶宗仪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词:“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指梅花。 宋 吴文英 《天香·腊梅》词:“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 寿阳 纤巧。” 宋 王沂孙 《花犯·苔梅》词:“ 罗浮 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餘香空翠被。”
《漢語大詞典》:喷玉(噴玉)
(1).(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雪白的唾沫。谓马势雄猛。 唐 卢照邻 《紫骝马》诗:“塞门风稍急, 长城 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驂驔犹喷玉。” 仇兆鳌 注:“穆天子传:天子东游於 黄 泽,使宫乐謡曰:‘ 黄 之泽,其马歕沙,皇人威仪。 黄 之泽,其马歕玉,皇人寿穀。’今按:踏岸则喷沙,激水则喷玉,皆言马势之雄猛。”
(2).借喻人才智不凡。 唐 杜甫 《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棐知字韵》:“炼金 欧冶子 ,喷玉 大宛 儿。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 仇兆鳌 注:“此称美员外父子。炼金、喷玉,唯员外能有此子。”
《漢語大詞典》:玉宇琼楼(玉宇瓊樓)
(1).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 明 何景明 《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花月痕》第五一回:“放洋遇风,吹入香海洋,玉宇琼楼中,父子重逢,翁媳再见。” 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玉宇琼楼最高处,一天霾雾拨难开。”
(2).形容覆雪的楼宇。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玉宇琼楼,珠窗银瓦,疑在 广寒 仙府。”
《漢語大詞典》:琼楼(瓊樓)
亦作“璚楼”。 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
《國語辭典》:琼楼玉宇(瓊樓玉宇)  拼音:qióng lóu yù yǔ
形容精美华丽的楼阁。亦用以指月宫或神仙住的地方。宋。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作「琼台玉阁」、「琼台玉宇」。
《漢語大詞典》:琼楼金阙(瓊樓金闕)
犹琼楼玉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 翟天师 名 乾祐 ……曾於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 翟 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闕满焉。”参见“ 琼楼玉宇 ”。
《國語辭典》:琼楼玉宇(瓊樓玉宇)  拼音:qióng lóu yù yǔ
形容精美华丽的楼阁。亦用以指月宫或神仙住的地方。宋。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作「琼台玉阁」、「琼台玉宇」。
《漢語大詞典》:群玉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 黑水 ,癸巳,至于 羣玉之山 ……先王之所谓策府。” 郭璞 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王珍藏图籍书画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协大雅於鸣金,同藏书於 羣玉 。” 唐 独孤及 《寄赠徐薛二侍御》诗:“图籍凌 羣玉 ,歌诗冠 柏梁 。”宋史·职官志二:“ 仁宗 即位,修 天章阁 毕,以奉安 真宗 御製。东曰 羣玉殿 ,西曰 蘂珠 殿。” 元 代设群玉署、群玉内司职掌图书宝玩等。参阅元史·文宗纪二《百官志四》
《漢語大詞典》:群玉山
传说为 西王母 所居处。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 黑水 。癸巳,至于 羣玉之山 。”按,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是 西王母 所居也” 晋 郭璞 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羣玉之山’。”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若非 羣玉山 头见,会向瑶臺月下逢。”
《漢語大詞典》:三郎
(1).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司马贞 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 张守节 正义引汉书·百官表:“有议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将,谓郎中,车郎、户郎。”
(2). 唐 玄宗 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三郎 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羈雌。”原注:“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 三郎 谓 明皇 也。 明皇 兄弟六人,一人早亡,胡 明皇 为太子时,号五王宅。 寧王 、 薛王 , 明皇 兄也, 申王 、 岐王 , 明皇 弟也,故谓 三郎 。” 明 屠隆 《彩毫记·为国荐贤》:“一自 三郎 度曲后,许多天乐在人间。” 郁达夫 《毁家诗纪》:“省识 三郎 肠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
(3).泛称排行第三者。南齐书·陈显达传:“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 王三郎 乌、 吕文显 折角、 江瞿曇 白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