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闾湘妃曲
 
佩沉湘浦
 
向江捐玉佩
 
楚佩
 
湘妃浦
  
遗佩沉澧浦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湘君〉~59~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斲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晁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楚辞补注》卷第二〈九歌·湘夫人〉~64~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典故
玉佩琼璩


《毛诗正义》卷四之三〈国风·郑风·有女同车〉~7~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唐·孔颖达疏:「所佩之玉是琼琚之玉,言其玉声和谐,行步中节也。」
《國語辭典》:玉佩  拼音:yù pèi
身上佩带玉制的饰物。《诗经。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唐。王维 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國語辭典》:玉佩(玉珮)  拼音:yù pèi
一种玉制装饰品。通常呈扁平状,系挂在衣带、帽沿或用作项鍊的坠子。如:「他身上的玉佩是传家之宝,意义非凡。」元。杨讷《刘行首》第三折:「则见他玉佩狼籍,翠钿零落,云髻歪斜。」
《分类字锦》:玉佩声来(玉佩声来)
韩愈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诗 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
分类:
《分类字锦》:玉佩金珰(玉佩金珰)
见入天门注
分类:道教
《國語辭典》:玉佩琼琚(玉佩瓊琚)  拼音:yù pèi qióng jū
1.泛称玉制的装饰佩件。宋。辛弃疾 沁园春。有美人兮词:「有美人兮,玉佩琼琚,吾梦见之。」
2.称赞他人的文字很美。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分类字锦》:仙裙玉佩
崔颢 七夕诗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分类:七夕
《國語辭典》:佩环(佩環)  拼音:pèi huán
古代妇女挂在身上的玉器,走动时会发出声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國語辭典》:玉华(玉華)  拼音:yù huá
1.精美的玉。《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2.道教上指服食后可延年益寿的玉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鹿皮公吞玉华而流虫出尸,王西城漱龙胎而死诀,饮琼精而扣棺。」
3.称洁白如玉的花。多指菊、梅等。三国魏。曹植〈辩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漢語大詞典》:佩琚(珮琚)
玉佩。
分類:玉佩
《漢語大詞典》:璁珩
玉佩。 隋 许善心 《奉和冬至乾阳殿受朝应诏》:“森森罗陛卫,噦噦鏘璁珩。”
分類:玉佩
《漢語大詞典》:佩璜(珮璜)
玉佩。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鵷毳翔衣带,鹅肪截珮璜。”一本作“佩璜”。
分類:玉佩
《漢語大詞典》:瑜佩(瑜珮)
玉珮。亦借指戴玉珮的人。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瑜珮升青殿,穠华降紫微。”
分類:玉佩
《漢語大詞典》:佩饰(珮飾)
玉佩。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於是摇珮饰,鸣玉鸞,整衣服,歛容颜。”
分類:佩饰玉佩
《漢語大詞典》:璜佩(璜珮)
泛指玉佩。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班行再肃穆,璜珮鸣琅璆。”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见赠之作》:“文不璜珮鸣琅璆,武不龙虎张旌斿。”
分類:玉佩
《漢語大詞典》:遗佩(遺珮)
亦作“ 遗珮 ”。
(1).丢弃佩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 醴 浦。”代指别离;分手。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四:“遗珮出长浦,举袂望增城。”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 澧 浦一遗佩, 郢 南再悲秋。” 元 丁鹤年 《题〈风雨归舟图〉诗》:“挂席正思遗珮浦,推篷已过濯缨亭。”
(2).相传古代 郑交甫 于 汉皋 遇二女,与谈,二女解所佩之珠赠之。分手时回望,二女已不见。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后遂用为典实。 清 尤秉元 《芙蓉映水曲》:“遗佩飘香散作花,一枝艷质临江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