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输财(輸財)
献纳资财。 清 李渔 《凰求凤·画策》:“况且这一男三女,都是有钱的主儿,须要使他个个输财,人人纳贿,弄得老娘满载而归。”
《漢語大詞典》:输忱(輸忱)
献纳真情。 清 林则徐 《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睽,以彼此之离心,各输忱而内向。”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互市档案:“于是各洋利薄,怨生屡思,藉贡输忱,以希恩泽。”
分類:献纳真情
《漢語大詞典》:脩贡(脩貢)
献纳贡品。脩,通“ 羞 ”。 汉 班固 《宝鼎诗》:“岳脩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
《漢語大詞典》:聘享
聘问献纳。聘问必有宴享,故聘、享连文。仪礼·聘礼:“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纁。” 郑玄 注:“享,献也。既聘又享,所以厚恩惠也。”左传·昭公三十年:“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弔,大夫送葬;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於是乎使卿。”管子·轻重戊:“天子幼弱,诸侯亢强,聘享不上。”史记·平準书:“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漢語大詞典》:输悃(輸悃)
献纳真诚。 明 李东阳 《〈可闲堂诗〉序》:“出必有陈力输悃之勤,居必有几杖之选,车牛之服,乃足以代终而成业。”
分類:献纳真诚
《國語辭典》:补纳(補納)  拼音:bǔ nà
1.缝补。《通俗编。服饰》引汉。曹操魏武令〉:「吾衣皆十岁也,岁解浣补纳之耳。」
2.补充交纳。如:「忘了缴纳所得税,得赶快补纳,免得加徵利息。」
《漢語大詞典》:贡事(貢事)
献纳财物之事。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产 ,君子之求乐者也。且曰:‘合诸侯,艺贡事,礼也。’” 孔颖达 疏:“盟主会合诸侯,限艺贡赋之事,使贡赋有常,是为礼也。”
《漢語大詞典》:输谢(輸謝)
献纳谢忱。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章》:“冲生靦气,安以输谢?不胜荒震屏营之情。”
分類:献纳
《漢語大詞典》:买酎(買酎)
语本史记·平準书:“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於 汉 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后用“买酎”指地方对中央献纳钱财。 宋 王禹偁 《战城南》诗:“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
《漢語大詞典》:同文寺
唐 官署名。掌管诸蕃使者朝见、献纳等事宜。新唐书·百官志三“鸿臚寺”原注:“ 龙朔 二年,改鸿臚寺曰同文寺, 武后光宅 元年,改曰司宾寺。”参见“ 鸿臚寺 ”。
《國語辭典》:鸿胪寺(鴻臚寺)  拼音:hóng lú sì
古代掌朝贡庆吊典仪的官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奉天门,进到奉天殿,里面一片天乐之声,隐隐听见鸿胪寺唱:『排班。』」
《国语辞典》:纳贡称臣(纳贡称臣)  拼音:nà gòng chēng chén
献纳贡品,臣服其下。《清史稿。卷三。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漢語大詞典》:陈虑(陳慮)
献纳谋虑。 明 张居正 《来雁说》:“方今天子,神圣抚运,休光累叶,湛恩滭浡,溢于罔极,犹遴登不髦,俾寓内一技之士,亦得効諝陈虑,以黼黻鸿猷。”
分類:献纳谋虑
《漢語大詞典》:输志(輸志)
献纳心意。 明 李东阳 《南山草亭记》:“是方输志效力之不暇,又何谩駡之避而矰缴之逃乎?”
分類:献纳心意
《漢語大詞典》:进奉门户(進奉門户)
献纳费。进献时经由门户所需的费用。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进奉门户者,言进奉所经由门户,皆有费用,如 汉灵帝 时所谓导行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