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9,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狼窝
狼疐
生狼
中山狼
虎狼心
化狼
饥狼
狼风
狼火
狼忙
狼村
狼吼
狼种
狼据
狼歌
《國語辭典》:狼窝(狼窩)  拼音:láng wō
1.狼所居住的巢穴。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张罗张罗,见一个狼窝。」
2.比喻险恶的处所或敌人、盗匪的地盘。《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帝泣告大臣曰:『方离狼窝,又逢虎口,如之奈何?』众皆失色。」
《骈字类编》:狼疐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国语辞典》:生狼  拼音:shēng láng
骂人不通世情、性情乖戾或手段毒辣。
《國語辭典》:中山狼  拼音:zhōng shān láng
1.戏曲剧目。叙述战国时赵简子猎于中山,射一狼,将杀之,得东郭先生搭救,后狼反欲为害东郭先生的故事。后明代康海、王九思、汪廷讷、陈与郊均有同题材的剧作。
2.比喻忘恩负义之人。《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漢語大詞典》:虎狼心
喻指贪残暴虐之心。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为人,蜂準,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汉 刘向 说苑·正谏:“今 秦 ,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后汉书·仲长统传:“ 秦政 乘并兼之埶,放虎狼之心,屠裂天下,吞食生人,暴虐不已。”
《韵府拾遗 阳韵》:化狼
述异记周幽王时牛化为虎羊化为狼
《韵府拾遗 阳韵》:饥狼(饥狼)
商子民之见战如饥狼之见兔则民可用矣梅尧臣诗莫作健吏绳饥狼
《骈字类编》:狼风(狼风)
阮籍元父赋见豺气下
《漢語大詞典》:狼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燃的烟火。 唐 鲍溶 《赠李黯将军》诗:“ 细柳 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参见“ 狼烟 ”。
《國語辭典》:狼烟(狼煙)  拼音:láng yān
古代戍守边境的军队,遇有紧急状况,即焚烧狼粪燃起烽烟。后比喻战争、兵乱。唐。杜牧 边上闻笳诗三首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既把孤身离虎穴,还将妙计息狼烟。」
《漢語大詞典》:狼忙
急忙;匆忙。 唐 李中 《离家》:“月生江上乡心动,投宿狼忙近酒家。”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通榜:“夜艾, 寿儿 以一蜡弹丸进 顥 ,即榜也。 顥 得之大喜,狼忙札之,一无更易。” 秦牧 《艺海拾贝·“狼吞虎咽”》:“和狼有关的形容词语,还有‘狼籍’、‘狼忙’、‘狼狠’等等。”
分類:急忙匆忙
《骈字类编》:狼村
述异记洛南有避狼城云幽王时群羊为狼食人故筑城避之今洛中有狼村是其处也
《骈字类编》:狼吼
崔伯易 感山赋 所过之邑,鹯视狼吼。
《漢語大詞典》:狼种(狼種)
狼的后裔。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其部落大人曰 阿谤步 ,兄弟十七人。其一曰 伊质泥师都 ,狼所生也……此説虽殊,然终狼种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赐以狼头纛” 元 胡三省 注:“ 突厥 之先,狼种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虽然它们( 铁勒 、 突厥 )都自称为狼种,但游牧人自称为狼种的很多,不只是它们两个。”
分類:后裔
《骈字类编》:狼据(狼据)
沈约柳世隆行状沈攸之狼据陜西气陵物上
《漢語大詞典》:狼歌
《白狼歌》后汉书·西南夷传收有 白狼 王《慕汉歌诗》三篇。后亦泛指少数民族慕德归化之歌。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 狼 歌荐功,鸟谭陈德。” 钱振伦 注:“后汉书·西南夷传: 益州 刺史 朱辅 宣示 汉 德,自 汶山 以西,正朔所未加, 白狼 、 槃木 、 唐菆 等百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