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云状
自状
难为状
款状
单状
百状
熟状
逆状
容状
山状
状告
姿状
状迹
状子
状首
《骈字类编》:云状(云状)
唐书冯智戴传入朝帝劳赐加等授卫尉少卿闻其善兵指云问曰下有贼今可击乎对曰云状如树方辰在金金利木柔击之胜帝奇其对人吕览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 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衡
分类:云状
《漢語大詞典》:自状(自狀)
自己陈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五·李姓非一:“观 太白 自敍之书云:‘ 白 家世本 金陵 。’此其自状明甚。” 清 周参元 《升庵先生年谱》:“‘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虽无补於事业,求不负乎君亲……’此公自状实録。”
分類:自己陈述
《国语辞典》:难为状(难为状)  拼音:nán wéi zhuàng
无法用言语或文字形容。《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也作「不可状」。
《國語辭典》:款状(款狀)  拼音:kuǎn zhuàng
记录案情的文书。泛指一般文件、书信。《水浒传》第二一回:「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也称为「款单」。
分類:供状罪证
《骈字类编》:单状(单状)
南史梁敬帝纪太平二年春正月壬寅诏求鲁国孔氏族为奉圣侯并缮庙堂供备祀典又诏诸州各置中正旧放举选不得辄承单状序官皆须中正押上然后量授 宋史刑法志品官命妇在禁别具单状合奏案者具情款招伏奏闻
《骈字类编》:百状(百状)
宋书符瑞志见九德下
《漢語大詞典》:熟状(熟狀)
唐 宋 文书制度,有关军国大事,由三省议定,面奏,获旨。关于任免平常事项,以书面奏请,称为熟状。获可即下中书撰命,门下审读,然后由尚书奏行。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唐 宰相奉朝请,即退 延英 ,止论政事大体,其进拟差除,但入熟状画可。”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参阅 宋 陈亮 《进中兴五论札子·论执要之道》、 宋 周必大 玉堂杂记卷下。
《漢語大詞典》:逆状(逆狀)
叛逆的情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年号别称:“至 正德 十四年, 寧王 宸濠 反,初欲改元 顺德 ,为 李士实 力諫乃止,称己卯年,则逆状昭然,未几而败。”
分類:叛逆情状
《漢語大詞典》:容状(容狀)
容貌;形状。南史·刘怀肃传:“ 德愿 岸著笼冠,短朱衣,执轡进止,甚有容状。”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朝威 《异闻集·柳毅》:“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南海之人,靡不警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 张峋 撰谱三卷,凡一百一十九品,皆叙其颜色容状,及所以得名之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岳 大将军 钟琪 ,为一代名将,容状奇伟,食饮兼人,而工於吟诗。”
分類:容貌形状
《骈字类编》:山状(山状)
诗陟则在巘传巘小山别于大山也疏小山别于大山者释山云重甗隒郭璞曰谓山形如累两甗甗甑山状似之上大下小因以为名西京赋曰陵重甗是也 水经注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
分类:山状
《漢語大詞典》:状告(狀告)
递状控告。京剧《猎虎记》第七场:“状告 解珍 、 解宝 为了何事?”
《漢語大詞典》:姿状(姿狀)
形貌。南齐书·刘瓛传:“ 瓛 姿状纤小,儒学冠於当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萧颖士:“姿状正与, 颖士 相类,无少差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每赴省试,必梦 胡 僧,姿状雄伟。”
分類:形貌
《漢語大詞典》:状迹(狀跡)
行迹;事迹。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细寻状跡,足识法家;细寻判验,足识文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虽其间伸以状跡,粗陈一二,幺么恒事,曾何足观?”
分類:行迹事迹
《國語辭典》:状子(狀子)  拼音:zhuàng zi
告状时上呈的文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太守见他说得有些根据,就将状子当堂批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对门这茶馆后头就是你们生员们写状子的行家,你要写就进去写。」也作「状本儿」。
《漢語大詞典》:状首(狀首)
即状头。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是时 王荆公 以初覆考所定第一人皆未允当,於行间别取一人为状首。”
分類: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