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表唱  拼音:biǎo chàng
演员用第三人称,以演唱方式叙述事物情景和描写人物特色。
《漢語大詞典》:另样(另樣)
别具特色,与众不同。红楼梦第一二○回:“他自具一种性情,你看 寳玉 何尝肯念书……他那一种脾气,也是各别另样!”
《漢語大詞典》:匠画(匠畫)
工匠用界尺作的图画。后指缺乏艺术特色的作品。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至 盛唐 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 宋 人於此茫然,愈工愈拙,非但‘认桃无緑叶,道杏有青枝’为可姗笑已也。嗣是作者益趋匠画,里耳喧传,非俗不赏。”
《國語辭典》:乡土文学(鄉土文學)  拼音:xiāng tǔ wén xué
带有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如描写纯朴的乡土人物、乡土故事及具有浓厚乡土风味的作品皆是。
《国语辞典》:罗马建筑(罗马建筑)  拼音:luó mǎ jiàn zhú
古代罗马的建筑。在结构上承袭希腊建筑的山形墙和柱廊的特色,并创造了圆拱和圆顶。建筑规模宏伟,以石材为主,三合土次之,装饰华丽,多用嵌工。著名的建筑有提托斯纪念门、斗兽场、万神殿。以其重实用性,第十世纪起流行于欧洲。
《国语辞典》:迷你盆景  拼音:mí nǐ pén jǐng
一种观赏用的小盆栽。因为盆小,所以树种选择、栽培技术皆有其特色。一般以枫、槭、迷你杜鹃、长寿梅、竹、松、榕等植物为主要栽培对象。可置于掌中把玩。
《国语辞典》:观光夜市(观光夜市)  拼音:guān guāng yè shì
由政府设计规划,并配合当地特色,来吸引游客的夜间市集。如饶河街观光夜市。
《国语辞典》:汉魏风骨(汉魏风骨)  拼音:hàn wèi fēng gǔ
东汉末年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色。此时期的诗歌刚健遒劲,和齐梁时期的采丽摛文迥然不同。也称为「建安风骨」。
《国语辞典》:康德主义(康德主义)  拼音:kāng dé zhǔ yì
以康德学说为要旨的哲学观点。特色是结合理性主义和经验论,主张知识之所以可能,是人的感官对于时空先具有先天普遍的直观,透过时空的先验形式,事物得以被认识。此外尚有多种主张,对后世哲学发展影响甚大。也称为「康德学派」(Kantianism)。
《国语辞典》:裴夫斯奈尔(裴夫斯奈尔)  拼音:péi fū sī nài ěr
Antone Pevsner
人名。(西元1886~1962)俄国雕塑家。其作品特色是以质、量、块状构成的空间造形著称,并充满了生命活力与充分发挥几何学世界。
《国语辞典》:西班牙舞蹈  拼音:xī bān yá wǔ dào
一种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舞者以响板、小手鼓、吉他等乐器伴奏,音乐节奏明快,舞步动作强劲,易使观众精神振奋。有轻快的三步舞及西班牙吉普赛舞等。
《国语辞典》:水墨动画影片(水墨动画影片)  拼音:shuǐ mò dòng huà yǐng piàn
运用中国水墨渲染特色绘制人物、山水的动画影片。
《国语辞典》:乡村音乐(乡村音乐)  拼音:xiāng cūn yīn yuè
是一种美国当代的流行音乐。特色为歌者常以鼻音演唱,斑鸠琴伴奏。为英语country music的意译。兴起于美国南部与阿帕拉契山区,其根源来自英国民谣曲风,是美国白人民间音乐代表。特点多带有叙事性,曲调平易近人,节奏平稳,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亲切热情而不失流行元素。一九七○年代最为普及,延续至今。
《国语辞典》:希腊建筑(希腊建筑)  拼音:xī là jiàn zhú
保存希腊风格的建筑,以表现山形墙和柱头的完美结构为主要特色。初用木材,后以大理石为主。严守形式法则,风格雄浑刚健,线条简明统一。历来以巴特农神殿(The Parthenon)为代表。
《国语辞典》:不彀味  拼音:bù gòu wèi
1.不能完全表现物质的特色。如:「赶明儿我炒盘菜让你瞧瞧,这样的菜色不彀味。」也作「不够味」。
2.没意思。《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他才觉得他方才那阵讨人嫌闹的不彀味儿。」也作「不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