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鞍辔(鞍轡)  拼音:ān pèi
马鞍和缰绳,二者皆为骑马的用具。唐。白居易 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诗:「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三国演义》第四回:「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
《國語辭典》:活路  拼音:huó lù
1.生路。《三国演义》第三回:「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今耕者已得再生,吾亦该放条活路。」
2.可通行的道路。《水浒传》第四七回:「你便从村里走去,只看有白杨树便可转湾。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如有别的树木转湾也不是活路。」
3.能够顺利进行事务的途径。《刘知远诸宫调。第三》:「莫忧拒,待交我寻活路,嗔不肯。」
4.生活的门路。如:「他穷得连条活路也没有。」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这厮每败坏风俗,搅的俺一家儿不成活路,那吃敲才百计亏图。」
5.工作。《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既是捻出丫头去了,这丫头的活路就该他做。」
《漢語大詞典》:羁鞅(羈鞅)
亦作“羇鞅”。
(1).羁,马络头。鞅,牛缰绳。泛指驾驭牲口的用具。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野马笼赤霄,无由负羈鞅。” 宋 范成大 《新岭》诗:“山行何许深,空翠滴羈鞅。”
(2).喻束缚。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羈鞅。”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常念蓄役之外,逮佣隶,虽豢养至丰,莫不苦於受制,殊不知羇鞅之劳,或能避免。”
《漢語大詞典》:灌口
(1).见“ 灌口二郎 ”。
(2).方言。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韩旭 《扩社的时候》:“灌口也借来了,来,配好了就灌!”
《國語辭典》:灌口二郎  拼音:guàn kǒu èr láng
神话传说中的神:(1)秦蜀郡守李冰之子二郎,手持三尖两刃刀,擒龙于新津县童子堰,并锁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四川灌县玉垒山有二王庙祀奉。也称为「二郎神」。(2)隋朝嘉阳太守斩郡左河内恶蛟,后蜀人于水涨见之,立庙灌江口。宋时曾显灵而受封。也称为「二郎神」。(3)临江灌口二郎神杨戬。为玉皇大帝御妹之子,曾斧劈桃山。也称为「二郎神」。
《漢語大詞典》:丽牲(麗牲)
(1).指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语出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即入庙门,丽于碑。”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 汉 郑玄 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
(2).借指碑石。 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用敢删举其要者,揭诸丽牲以餉来世。” 王闿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谓宜述徽迹,表之后来,是用伐石西山,鐫词丽牲。”
《漢語大詞典》:厩库
1.亦作"厩库"。
2.牲口房和库房。
分類:牲口库房
《國語辭典》:畜养(畜養)  拼音:xù yǎng
1.饲养牲畜。《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薛仁贵征辽事略》:「虽若成功,得地不足耕耘,不堪畜养。何况胜败难分。」
2.比喻为养育之意。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并包畜养,无异细钜。」
《漢語大詞典》:空草
(1).荒草。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三:“ 南山 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2).贝母的别名。见 明 李明珍 本草纲目·草二·贝母
(3).不拌料的牲口食草。《解放日报》1944.2.14:“出发到一定的地方,首先把槽扫净,喂点空草,一则给牲口解饥,另则借以换气休息。”
分類:荒草牲口
《國語辭典》:口粮(口糧)  拼音:kǒu liáng
按人数发给某段时间内的粮食。如士兵的粮饷及贫民的赈给。《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其修圩、筑岸、开河、浚湖所支口粮,不责偿。」
《國語辭典》:骡马(騾馬)  拼音:luó mǎ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由母的蒙古马和公的驴马交配而成,力大粗食,鸣声似驴,能负重行远,无繁殖能力。
分類:骡马牲口
《漢語大詞典》:闲厩(閑廄)
古代皇家养牲口的地方。南史·张瓌传:“陛下御臣等若养马,无事就闲厩,有事復牵来。”新唐书·百官志二:“以殿中丞检校仗内闲厩……以驼、马隶闲厩,而尚乘局名存而已。”
《國語辭典》:口齿(口齒)  拼音:kǒu chǐ
1.口和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臣谨依仪氏羁,中帛氏口齿,谢氏唇鬐,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
2.歌唱、说话、读书时的咬字发音。如:「口齿不清」。《红楼梦》第五四回:「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
3.言语、谈吐。指说话的本领。如:「口齿伶俐」。《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
4.牲口的年龄。
《漢語大詞典》:腾驾(騰駕)
(1).使车马奔驰。《楚辞·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南朝 宋 顾觊之 《定命论》:“游车翼滞,腾驾振幽。”
(2).使(牲口)驾车。 汉 贾谊 《吊屈原赋》:“腾驾罢牛,驂蹇驴兮,驥垂两耳,服盐车兮。”
《漢語大詞典》:三和
(1).三次调弦演奏。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之三:“六变鼓鐘,三和琴瑟。”
(2).指三种祭品。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之六:“三和实俎,百味浮兰。”
(3). 元 明 俗语,喂牲口谓之撒和,三和谓喂料三次。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便驴骡也与他槽头细草添三和。”
《漢語大詞典》:蹄角
亦作“蹏角”。
(1).牛的蹄与角,古时用以计牛头数。蹄角六,即一头牛。汉书·货殖传:“牛千蹏角。” 颜师古 注:“百六十七头牛,则为蹄与角凡一千二也。言千者,举成数也。”
(2).指代牲口。 宋 石介 《庆历圣德颂序》:“古者一云气之祥,一草木之异,一蹄角之怪,一羽毛之瑞,当时羣臣,犹且浓墨大字,金头鈿轴,以称述颂美时君功德,以为无前之休,丕天之绩。”
分類:牲口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