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尊章
违亲
拜亲
居忧
倚望
极尊
家亲
白头亲
鲜民
尊老
岳家
死孝
至养
举孝廉
公公
《漢語大詞典》:尊章
亦作“ 尊嫜 ”。 舅姑。对丈夫父母或对人公婆的敬称。《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背尊章,嫖以忽,谋屈奇,起自絶。” 颜师古 注:“尊章犹言舅姑也。今 关中 俗妇呼舅为钟。钟者,章声之转也。” 唐 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协於尊章,畏我侍侧。”《剪灯新话·爱卿传》:“记尊嫜抱病,亲供药饵;高塋埋葬,亲曳麻衣。” 清 刘大櫆 《吴萼千墓志铭》:“逮事尊嫜,而值其终窶之时,常出奩资以甘旨。”
《漢語大詞典》:违亲(違親)
不侍奉父母。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安国 违亲,悠悠我思。” 清 陈梦雷 《己未入都江干留别诸同学》诗:“病拟 王维 终负国,檄慙 毛义 竟违亲。”
分類:侍奉父母
《國語辭典》:拜亲(拜親)  拼音:bài qīn
拜见朋友的双亲。古人对朋友有拜亲之礼,以示亲密关系。
《國語辭典》:居忧(居憂)  拼音:jū yōu
居父母之丧。《书经。太甲》:「王徂桐宫,居忧。」
分類:父母
《國語辭典》:居丧(居喪)  拼音:jū sāng
因丧守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丧而不哀,在戚而有嘉容,是谓不度。」《礼记。曲礼下》:「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
《漢語大詞典》:倚望
(1).谓父母倚门望子。 唐 岑参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诗:“ 汝南 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参见“倚门”。
(2).依赖敬仰。 唐 白居易 《李愬赠太尉制》:“方深倚望,奄忽沦谢。”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伏惟纯德至诚,天下倚望。”
(3).徙倚怅望。 明 梁少白 《小桃红·过湘江吊屈大夫》套曲:“云惨江昏徒倚望,遗范空追想。”
(4).一种蟹类动物。太平御览卷九四三引《临海水土物志》:“倚望常起,顾睨西东,其形如彭螖大,行涂上,四五进,輒举两螯八足起望,行常如此,唯入穴中乃止。” 明 马愈 《蟹芦图》:“倚望大如彭蚏,每行数步,輒举两螯相拱而望。”
《國語辭典》:倚门(倚門)  拼音:yǐ mén
1.形容父母急切盼望子女回家。《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唐。王维 送友人南归诗:「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2.靠在门边。《红楼梦》第二三回:「刚至穿堂门前,只见袭人倚门立在那里,一见宝玉回来,堆下笑来。」
3.妓女靠在门边招揽顾客。
《漢語大詞典》:极尊(極尊)
至尊的人。指父母。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唐 孔颖达 疏:“父母尊之极,兄弟亲之甚;缘其施孝於极尊,乃能施友於甚亲。言善事父母者必友於兄弟。”
分類:至尊父母
《國語辭典》:家亲(家親)  拼音:jiā qīn
1.家中的长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鬼子敢尔」句下南朝梁。刘孝标。注:「崔少府女,未嫁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著棺中。」
2.过世的亲人。《金瓶梅》第六二回:「人死如灯灭。这几年知道他往那里去了?此是你病的久了,下边流的你这神虚气弱了。那里有甚么邪魔魍魉,家亲外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晁大舍忽然想起梦中公公临去在他头上拍了一下,骂了两句,醒转就觉头疼。祟书上说,触怒家亲,这分明是公公计较他。」
《漢語大詞典》:白头亲(白頭親)
年老的父母。 宋 黄庭坚 《留王郎》诗:“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 宋 张孝祥 《念奴娇·欲雪再和朱漕元顺》词:“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蓴鱠,白头亲、望真切。”
分類:年老父母
《國語辭典》:鲜民(鮮民)  拼音:xiǎn mín
无父母穷独之民。《诗经。小雅。蓼莪》:「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分類:无父父母
《國語辭典》:尊老  拼音:zūn lǎo
1.尊敬年老的人,如:「我们要尊老敬贤。」
2.位高年老的人。《北史。卷五三。万俟普传》:「初,神武以其父普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
3.父母。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七。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随。」
4.佛教用语。指年老德尊的僧人。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二十五师资之道》:「但尊老之处多座须安,必有人来准仪而坐。」
《國語辭典》:岳家  拼音:yuè jiā
妻室的娘家,岳父母家。《聊斋志异。卷九。刘夫人》:「喜曰:『吾同乡也。岳家谁氏?』答云:『无之。』益喜。」
《漢語大詞典》:死孝
旧时谓居父母之丧,哀毁几至于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戎 、 和嶠 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仲雄 曰:‘ 和嶠 虽备礼,神气不损; 王戎 虽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 和嶠 生孝, 王戎 死孝。’”参阅晋书·王戎传
《漢語大詞典》:至养(至養)
谓最高的奉养。语本孟子·万章上:“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后因以“至养”称颂封建帝王对父母的孝养。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昭哉嗣服,纘六圣之洪休;大矣孝熙,备三宫之至养。”
《国语辞典》:举孝廉(举孝廉)  拼音:jǔ xiào lián
汉朝的一种取士制度。指地方官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清廉方正的人出来做官。《三国演义》第一回:「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國語辭典》:公公  拼音:gōng gong
1.称祖父或外祖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问铁生道:『你上代有个绣衣公么?』铁生道:『就是吾家公公。』」
2.丈夫的父亲。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
3.对老年人的敬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出:「谢得公公意甚美,凡事仗托扶持。」
4.旧时称宦官为公公。《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马老太爷是司礼监老公公的侄儿,现今内里传出信来,务必要找寻尸首。」
5.太师。《三国演义》第八回:「老夫不敢有违,随引貂蝉出拜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