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明烛(明燭)  拼音:míng zhú
明亮的烛火。《文选。谢惠连。雪赋》:「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一》:「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國語辭典》:光耀  拼音:guāng yào
1.亮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会有龙出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
2.光采、荣耀。《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爱敬尽于一人,光耀究于四海。」
3.显扬光大。唐。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每为一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
4.对人仪容的敬称。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
5.光辉照耀。《文选。左思。蜀都赋》:「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
6.比喻恩泽。《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
《國語辭典》:丽天(麗天)  拼音:lì tiān
附著在天上。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唐。刘禹锡〈柳先生文集序〉:「天下文士,争执所长,与时而奋,粲然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
《國語辭典》:临照(臨照)  拼音:lín zhào
抚慰照顾。《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唐。陈鸿〈东城老父传〉:「朝觐之礼容,临照之恩泽。」
《漢語大詞典》:偏照
特地照耀。 南朝 陈 阴铿 《侯司空宅咏妓》:“翠柳将斜日,偏照晚妆鲜。”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玉鑪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漢語大詞典》:和光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共同照耀。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分则列照於三无,聚则和光於六合。”
(3).柔和的光辉。 宋 苏轼 《妒佳月》诗:“浩瀚玻璃琖,和光入胸臆。”
《漢語大詞典》:四照
(1).(光华)照耀四方。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郭璞 注:“言有光燄也。”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开丹房以四照,舒翠叶而九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雪霏五彩,光流四照。”
(2).指光华四照的花。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北齐书·文苑传序:“开四照于春华,成万寳于秋实。”
《國語辭典》:交辉(交輝)  拼音:jiāo huī
相互照耀辉映。《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千门万户,金碧交辉。」《老残游记》第一二回:「老残对著雪月交辉的景子,想起谢灵运的诗。」
分類:光辉照耀
《漢語大詞典》:烛天(燭天)
(1).照耀天空。 晋 葛洪 神仙传·孙博:“於是 博 以一赤丸子掷军门,须臾火起烛天。” 宋 范成大 《鄂州南楼》诗:“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元 张宪 《黄金台》诗:“ 黄金臺 ,高且坚……黄金万斤光烛天。” 冰心 《再寄小读者》八:“今夜正是灯月交辉,焰火烛天。”
(2).犹冲天。比喻气势极为高涨。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忠陷》:“ 秦老丞相 势焰烛天,炙手可热……必当顺其意旨,不可违逆。”
《國語辭典》:普照  拼音:pǔ zhào
普遍照耀。《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非常好处。」
《漢語大詞典》:晴翠
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唐 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叠澜不定照天井,倒影荡摇晴翠长。”
《漢語大詞典》:烛照(燭照)
亦作“ 烛炤 ”。
(1).烛光照射;光亮照耀。 唐 宋之问 《寿阳王花烛图》诗:“烛照香车入,花临寳扇开。” 宋 范成大 《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二绝》之一:“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不知烛照香薰看,何似风吹雨打休。” 明 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之二:“果能日日读书……则性自开明,若烛炤而数计,自能得乎心,应乎手。”《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 杨家岭 小小灯火所以烛照天地,光夺日月,只因那灯头上闪射着……民族的希望。”
(2).以喻事物灿烂美好。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若夫 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不得譬此光芒,方斯烛照。” 倪璠 注:“言 逌 ( 滕王 )之文章光芒烛照,虽珠玉不能比也。”
(3).明察;洞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铣鋧:“必多读史传,则此等事自能烛照源流,洞见真妄。”《天雨花》第九回:“可恨陷民罹法网,罪不容诛 郑 姓人…… 正芳 听説连称是,烛照神奸铁案成。” 茅盾 《一个女性》四:“他觉得 琼华 的锐利的眼光能够烛照到他的心。”
《國語辭典》:玉照  拼音:yù zhào
1.如玉一般晶莹耀眼。南朝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锦缛,清谈论辩,亦参差玉照。」
2.尊称别人的照片。
《漢語大詞典》:月笼(月籠)
月光照耀。亦指月光。梁书·沈约传:“风骚屑於园树,月笼连於池竹。”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桯史附录引 宋 岳飞 《小重山》词:“起来独自遶堦行。人悄悄,帘外月笼明。”
《漢語大詞典》:遍照
普遍照耀;全部察见。《韩诗外传》卷六:“日月之明,徧照天下。”《淮南子·主术训》:“由此观之,则人知之於物也浅矣。而欲徧照海内,存万方,不因道之数,而专己之能,则其穷不达矣。” 汉 马融 《广成颂》:“於是流览徧照,殫变极态,上下究竟。”《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天下至大,万机至众,诚非一明所能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