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跪炉(跪爐)
谓跪于炉前烧香。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国忌行香斋僧:“国忌日,宰臣跪炉,百官依班序立。每忌日,饭僧百人,永为定式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行香》:“行香起於 后魏 …… 朱梁 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 天禧 中, 竇正固 奏,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以为定式。 宋 及 元 明 暨国朝至今用之。”
分類:烧香
《漢語大詞典》:跪香
(1).谓礼佛时,烧香跪拜,并以香炷燃烧的长短计算时间。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焦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从村人登 岱 ,当四月交,香侣杂沓。又有优婆夷、塞,率男子以百十,杂跪神座下,视香炷为度,名曰‘跪香’。”红楼梦第二八回:“叫 珍大爷 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
(2).指罚跪时,根据燃烧长短来计算时间的香炷。 骆宾基 《幼年》第四章:“就是父亲给我上夜课,也预备了罚跪的香,但自从设置了跪香,我却一次也没有受罚。”
(3).旧时请愿者手捧香炷跪在衙门前提要求,称跪香。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先前有跪香、民变、造反;现在也还有请愿之类。”
《漢語大詞典》:焚荐(焚薦)
烧香祭献。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大王为鹤降醮彭女观词》:“玄坛蘙薈,久无焚荐之踪;林木阴森,果致感通之事。”
分類:烧香祭献
《漢語大詞典》:五供养(五供養)
(1).佛教密宗指涂香、供花、烧香、饭食、灯明等五种供养物。参阅《苏悉地羯啰经》卷上。
(2).曲牌名。双调,四十九字。
《国语辞典》:沐浴焚香  拼音:mù yù fén xiāng
洗澡烧香,表示虔诚洁净。《西游记》第四四回:「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
《国语辞典》:鼓瑟焚香  拼音:gǔ sè fén xiāng
弹奏琴瑟,烧香祷告。《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
《国语辞典》:香火不断(香火不断)  拼音:xiāng huǒ bù duàn
不断有人烧香参拜。《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总之,无论怎样,我一定还你个香火不断的地方就是了。」也作「香火不绝」。
《国语辞典》:拴娃娃  拼音:shuān wá wa
一种传说信仰。妇女到娘娘庙烧香求子后,选择庙中婴儿形状的泥偶、木偶抱回家,象徵将会如愿,称为「拴娃娃」。
《漢語大詞典》:焚香礼拜(焚香禮拜)
烧香脆拜。表示尊敬服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亦作“ 焚香膜拜 ”。 明 归有光 《唐孺人墓志铭》:“ 兆 多疾,每疾作,孺人輒不食饮,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漢語大詞典》:还香愿(還香願)
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许下的烧香心愿。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三折:“这老人家好苦恼也,既是还香愿的,我也做些好事。”《水浒传》第七回:“ 林冲 答道:‘恰纔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还香愿。’”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唬死了 许仙 ,寻草还阳,救活了儿夫,这才许下 金山寺 里还香愿。”亦作“ 还香了愿 ”。红楼梦第二六回:“如今身上好了,各处还香了愿,叫把跟着的人都按着等儿赏他们。”
《國語辭典》:烧高香(燒高香)  拼音:shāo gāo xiāng
在神佛前烧香,以感谢护祐恩泽。比喻十分感谢,然多含有讽刺意味。如:「他不惹麻烦,我就烧高香了!还指望他孝敬我!」
《漢語大詞典》:烧烟烟(燒煙煙)
烧树枝令生烟。表示烧香。 藏 族敬神的方式。 贾芝 等《中国民间故事选·青蛙骑手》:“在那里烧烟烟敬神,跳锅庄,喝酒,赛马。”原注:“烧烟烟,藏语为‘日瓦格达’,砍树枝烧烟,表示烧香敬神;一般野外奉行神会,也叫烧烟烟。”
《國語辭典》:拣佛烧香(揀佛燒香)  拼音:jiǎn fó shāo xiāng
选择佛的大小而烧不同的香。语本《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比喻待人有厚薄之分。《品花宝鉴》第一八回:「府中那些朋友门客及家人们,算起来就有几百人,那一天没有些事,应酬惯了,是不能拣佛烧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