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实心弹(实心弹)  拼音:shí xīn dàn
不含炸药的枪炮子弹,大多用生铁铸造,供练习射击或贯穿目标之用。
《國語辭典》:黄色炸药(黃色炸藥)  拼音:huáng sè zhà yào
一种烈性炸药。直接由硝酸和硫酸的混和物与甲苯起硝化制成,为黄色菱形晶体。比重一点六五四,熔点为摄氏八十点五度。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醚、酒精、甲苯和丙酮。化学稳定性高,不与金属作用,若剧烈震动或加热至摄氏二百四十度会引起爆炸,是最常见的军用炸药之一。也称为「梯恩梯」。
《漢語大詞典》:黑索今
一种烈性炸药,成分是环三次甲基三硝胺,白色结晶。对震动的敏感性较高。供军事上用。
《漢語大詞典》:爆裂药(爆裂藥)
炸药,炸弹。《孽海花》第二九回:“ 坚如 愿以一粒爆裂药和着一腔热血,抛掷於 广东 总督之头上。”
分類:炸药炸弹
《漢語大詞典》:爆破手
使用爆炸药包的士兵
执行爆炸任务者。如从事以炸药进行爆炸工作的人
《國語辭典》:爆破筒  拼音:bào pò tǒng
一种爆破用的火器,在钢管内装上炸药和雷管,多用来摧毁敌方建筑或铁丝网等障碍物。如:「旧时,士兵利用爆破筒,在城墙上炸出了个口,以利攻城。」
《漢語大詞典》:弹药库
存放弹药的地方
在军事设施内存放弹药和炸药的建筑物
船内用以放置弹药和炸药的船舱
《國語辭典》:诺贝尔(諾貝爾)  拼音:nuò bèi ěr
Alfred Bernhard Nobel
人名。(西元1833~1896)生于斯德哥尔摩。瑞典化学家,西元一八六七年成功混合硝化甘油与矽藻土而制成炸药。此后更发明无烟火药,又投资从事其他专利产品的制造而致富。晚年捐赠巨款,设置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
《漢語大詞典》:炮捻
引起炸药爆炸的导火线。
《國語辭典》:霰弹(霰彈)  拼音:xiàn dàn
一种壳弹。在锌壳或钢皮壳内,装满直径约半吋的铁铸弹丸,再用木屑充满间隙。发火时,弹壳首先破裂,到了炮口,弹丸便分散出来,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武器。
《國語辭典》:雷管  拼音:léi guǎn
一种装有引爆物的金属小管。能安全有效的引爆炸药。西元一八六五年,由诺贝尔发明。传统的雷管是将汞和氯酸钾混合填入铜管中,作为起爆之用。如今已改用铝管,内填物亦加以改良。分为电雷管、点火雷管、工业雷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