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火  拼音:chū huǒ
泄欲或泄愤之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没奈何只得勉强同惜惜上床睡了,虽然少不得干著一点半点儿事,也是想著那个,借这个出火的。」《红楼梦》第五七回:「贾母一见了紫鹃,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
《國語辭典》:煞气(煞氣)  拼音:shà qì
1.凶恶的气象。如:「煞气腾腾」。
2.凶狠的面色。如:「满脸煞气」。
3.邪气。如:「这屋子里煞气很重。」
《國語辭典》:动肝火(動肝火)  拼音:dòng gān huǒ
发怒、生气。《红楼梦》第二九回:「若是别人跟前,断不能动这肝火,只是黛玉说了这话,倒比往日别人说这话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
《漢語大詞典》:走电(走電)
(1).闪电。喻短暂、迅疾。 南唐 陈陶 《将进酒》诗:“金尊莫倚青春健,齷齪浮生如走电。” 明 韩昌 《红毛行》:“倏然拔鞘万蛟动,走电呼风绕画栋。”
(2).电漏出线外而发火。如:电线陈旧,容易走电。
《漢語大詞典》:散火
(1).散发火光。 宋 徐铉 稽神录·孙汉威:“ 江 南神武军使 孙汉威 厩中有马,遇夜輒尾上放光,状若散火。” 宋 苏轼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山茶》诗:“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2).谓团体或组织等解散。《西游记》第八一回:“我们趁早商量,先卖了马,典了行囊,买棺木送终散火。” 明 无名氏 《女真观》第三折:“我只送你到 建康府 。当官叫你父母领去,大家散火。” 郭小川 《老雇工》诗:“东家散火西家去,反正是为人辛苦为人忙。”
《國語辭典》:走火  拼音:zǒu huǒ
1.误动枪枝扳机而射发枪弹。如:「擦枪走火时,常会误伤人。」
2.电线的电流发生短路,冒出火花。如:「电线走火,容易发生火灾。」
《國語辭典》:底火  拼音:dǐ huǒ
1.增添燃料以前炉灶中原有的火,称为「底火」。
2.枪弹或炮弹底部的发火装置,是装著雷汞的铜帽,受撞针撞击时,就引起发射药的燃烧,称为「底火」。
《國語辭典》:火门(火門)  拼音:huǒ mén
1.炉门。如:「火太小了,快把火门打开,添些柴火吧!」
2.枪、炮等武器中的点火引爆装置。
《国语辞典》:毛了  拼音:máo le
1.恐惧、害怕得不知所措。《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将犯人寄监,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红楼梦》第九九回:「谁不知李十太爷是能事,把我一诈就吓毛了!」
2.受刺激而发火生气。如:「少说几句,小心把他惹毛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若把老爷弄毛了,他一动气,要顶真办起来,你们吃得住吗?」
《漢語大詞典》:闹火(鬧火)
发火,动怒。 李克 李微含 《地道战》一:“看你这脾气,动不动就闹火,耍大嗓子,瞪眼睛。”
分類:发火动怒
《漢語大詞典》:火绵(火綿)
火药名。用浸在强硝酸或强硫酸中的植物纤维制成的爆发火药。
《漢語大詞典》:火弩
古代火器名。附有发火物的弓箭。北史·段韶传:“城势虽高,其中甚狭,火弩射之,一旦可尽。”旧唐书·太宗纪下:“围 辽东 城,因烈风发火弩,斯须城上屋及楼皆尽,麾战士令登,乃拔之。”
《漢語大詞典》:奓毛
恼羞成怒;发火。例如:三句话不到就奓毛了。
《漢語大詞典》:髭毛儿
恼怒发火。例如:他这人总爱髭毛儿。
惹是生非,制造事端。例如:这群小流氓总在街上髭毛儿。
《漢語大詞典》:塌火
方言。谓子弹打不响,不能发火。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 陕北 红军闹革命,起初只有两支破枪三颗子弹,还有一颗塌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