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矫若游龙(矫若游龙)  拼音:jiǎo ruò yóu lóng
形容笔势、舞姿等灵活似游龙的姿态。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一一出:「看他矫若游龙,超踰集鸟。……夜月红楼,树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
《国语辞典》:死店活人开(死店活人开)  拼音:sǐ diàn huó rén kāi
不论任何事情,俱在人为,如果心思灵活,即可做好。如:「所谓死店活人开,遇到困境只要能灵活变通,一定可以突破难关。」《歧路灯》第七二回:「那三人道:『死店活人开,你看我三人一路,怕些什么?』」
《国语辞典》:抟柱乘梁(抟柱乘梁)  拼音:tuán zhù chéng liáng
抓著柱子,爬上屋梁。形容动作灵活敏捷。唐。陈鸿《东城老父传》:「昌生七岁,趫捷过人,能抟柱乘梁,善应对,解鸟语音。」
《国语辞典》:腰板脖硬  拼音:yāo bǎn bó yìng
腰颈屈伸不灵活。如:「大概太久没运动了,腰板脖硬的,真怕扭著。」
《国语辞典》:不利落  拼音:bù lì luò
动作不乾脆、不灵活。如:「他做事不利落,小心出问题!」也作「不俐落」。
《国语辞典》:机动性(机动性)  拼音:jī dòng xìng
灵活而有组织的性质。如:「消防队宜有高度的机动性,俾便随时救援火灾。」
《国语辞典》:呆呆的(呆呆的)  拼音:dāi dāi de
傻傻的,不灵活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七回:「晴雯见他呆呆的一头热汗,满面紫胀,忙拉他的手,一直到怡红院中。」
分类:不灵灵活
《国语辞典》:僵住  拼音:jiāng zhù
表情、动作变得僵硬不灵活。如:「当听到台风灾情惨重的消息,大家脸上的表情都僵住了。」
《国语辞典》:转花儿(转花儿)  拼音:zhuǎn huā ér
比喻能灵活地想出或提出办法、主意。如:「别看他一副木讷的样子,其实转花儿比谁都多。」
《国语辞典》:呆头木脑(呆头木脑)  拼音:dāi tóu mù nǎo
形容迟顿不灵活的样子。如:「做事情要灵活点,少呆头木脑的。」
分类:不灵灵活
《國語辭典》:凤舞龙飞(鳳舞龍飛)  拼音:fèng wǔ lóng fēi
1.形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看见山明水秀,凤舞龙飞,果然是一个好去处。」也作「龙飞凤舞」。
2.形容笔势生动活泼。也作「龙飞凤舞」。
《國語辭典》:婀娜多姿  拼音:ē nuó duō zī
形容仪态柔美,风姿绰约。如:「她婀娜多姿的舞姿,令许多男士为之倾倒。」
《國語辭典》:发怔(發怔)  拼音:fā lèng
因心神不贯注而眼睛呆视的样子。《红楼梦》第二九回:「话说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甩了起来。」也作「发楞」。
《國語辭典》:发楞(發楞)  拼音:fā lèng
因心神不贯注而眼睛呆视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知道他是个有才学的,不觉肃然起敬,连桂枝也发起楞来。」也作「发怔」。
《漢語大詞典》:滑头鬼(滑頭鬼)
指行为灵活或处世圆滑的人。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 郭祥 那人可是个滑头鬼,如果他要一撤,我们俩会要当俘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