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与国同休(与国同休)  拼音:yǔ guó tóng xiū
到国家灭亡时才停止,意即和国家命运同生共死。《通俗常言疏證。朝署。与国同休》引《巧团圆》剧:「你的恩官,止做得一代;我的世袭,还是与国同休的。」
《国语辞典》:自取灭亡(自取灭亡)  拼音:zì qǔ miè wáng
自己的作法不当而导致灭亡。唐。刘蒉〈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以其思虑昏而耳目塞,上出恶政,人为寇盗,皆不知其所以然,以其自取灭亡也。」《聊斋志异。卷六。聂政》:「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
《國語辭典》:釜底游魂(釜底遊魂)  拼音:fǔ dǐ yóu hún
游魂,气息浮动的魂魄。釜底游魂比喻生存机会的渺茫无望。如:「在这大灾难中,他的生命几如釜底游魂。」
《漢語大詞典》:风景不殊(風景不殊)
西晋 灭亡后, 晋元帝 在 江 南重建 晋 王朝。过 江 人士至暇日相邀饮宴。大将军 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 江 河 之异。”见《晋书·王导传》。后即以“风景不殊”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卷四:“风景不殊,幽明顿隔,乌邑陈言,所感深焉。” 叶叶 《九秋》诗:“风景不殊休举目,夕阳衰草事堪哀。”
《漢語大詞典》:涣灭(涣滅)
灭亡,死亡。 郭沫若 《橄榄·曼陀罗华》:“人的生命真是很脆弱的:遇着这样的无情的花草也可以涣灭。”
分類:灭亡
《國語辭典》:回光返照  拼音:huí guāng fǎn zhào
1.日落时由于光线的反射作用,而使天空呈现短暂的发光。也作「回光返照」。
2.人临死前短暂的精神兴奋。也作「返照回光」、「回光返照」。
3.事物澈底毁灭前短暂的兴旺。如:「溥仪复辟不过是回光返照一下。」也作「回光返照」。
《國語辭典》:回光返照(迴光返照)  拼音:huí guāng fǎn zhào
1.日落时因光线的反射作用,而使得天空呈现短暂的光亮。也作「回光返照」。
2.人死前精神呈现短暂的兴奋。《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也作「返照回光」、「回光返照」。
3.事物完全毁灭前暂时的兴旺。如:「这不过是回光返照,你别指望会死灰复燃。」也作「回光返照」。
《漢語大詞典》:回光反照(迴光反照)
亦作“ 回光返照 ”。
(1).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时由于反射作用而使天空短时发亮,用以喻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我着你便蓬岛风清,阳臺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红楼梦第一一○回:“ 贾政 知是回光返照,即忙进上参汤。 贾母 的牙关已经紧了。”
(2).比喻事物衰亡之前,表现情况的一时好转。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看这群浑蛋都有点回光反照,长不了!”
(3).谓自我省察。古文参同契集解卷上:“ 魏公 举日月以喻阴阳之相资,而拳拳於晦朔薄蚀,其意葢有在矣,学者能不泥文执象,而回光返照以求身中之日月晦朔,始信其言之不我欺也。”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夜来诸公閒话至二更,如何如此?相聚不回光反照作自己工夫,却要閒説!”
见“ 迴光返照 ”。
《漢語大詞典》:活尸(活屍)
指毫无生气的人。多比喻苟延残喘行将灭亡的事物。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七:“望着他那张活尸一般的脸孔,便有一种说不清是同情抑是厌恶的情绪袭上心来。”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二:“原是活泼泼的东西,但终于衰老了,僵硬了,而成为躯壳徒存的活尸。” 巴金 《〈沉落集〉序》:“为了生存,我们要踏过一切腐朽了的死尸和将腐朽的活尸走向光明的世界去。”
《國語辭典》:国破家亡(國破家亡)  拼音:guó pò jiā wáng
国家残破,家人离散。明。梁辰鱼《浣溪记》第二一出:「纤腰牵翠带,高髻醉金󽇅,管取国破家亡人何在,和你同上姑苏百尺台。」
《漢語大詞典》:宾灭(賓滅)
亦作“ 宾烕 ”。 摈弃灭亡。宾,通“ 摈 ”。逸周书·度邑:“维天建 殷 ,厥徵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烕,用戾于今。” 朱右曾 校释:“宾、摈同;烕,灭。”史记·周本纪:“维天建 殷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
分類:摈弃灭亡
《國語辭典》:存亡绝续(存亡絕續)  拼音:cún wáng jué xù
存亡,生存或灭亡。绝续,断绝或延续。「存亡绝续」形容情势非常危急。如:「满清末年政治腐败,使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清史稿。卷四七三。列传。张勋》:「况当此万象虚耗,元气垂竭,存亡绝续之交,朕临深履薄,固不敢有乐为君,稍有纵逸。」
《國語辭典》:存亡继绝(存亡繼絕)  拼音:cún wáng jì jué
使濒临断绝、灭亡者,继续存在。《谷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三》:「齐桓南服彊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为燕开路,存亡继绝,功为伯首。」也作「继绝兴亡」、「继绝存亡」。
《漢語大詞典》:蠢殷
殷 朝灭亡以后, 周 室统治者对 殷 人的蔑称。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 殷 人被征服了以后,事实上是作了奴隶,他们算是受尽了轻视和虐待的。 周 室的人称他们为‘蠢殷’,称他们为‘顽民’,一直到 春秋 战国 的时候都还把他们的后人当成蠢人看待。”
《漢語大詞典》:敲丧钟
举行葬礼或人去世时敲钟
教堂为教徒死亡敲钟
比喻发出死亡或灭亡的信号
《國語辭典》: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拼音: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
顺应天道必可长存,违逆天理将遭灭亡。《孟子。离娄》:「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六出:「自古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皇上久厌兵革,方与邵真人修延熙万寿清醮,太师要兴兵,先已逆天了。」也作「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國語辭典》: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拼音:shùn wǒ zhě shēng,nì wǒ zhě sǐ
顺从我的就能生存,违逆我的就会灭亡。《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也作「顺我者吉,逆我者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