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结的缘分。《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國語辭典》:炎天  拼音:yán tiān
1.烈日、大热天。汉。孔融〈杂诗〉二首之一:「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文选。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炎天方埃郁,暑晏阕尘纷。」
2.南方。《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
《漢語大詞典》:火后(火後)
(1).指寒食节禁火之后。 唐 刘禹锡 《送张盥赴举》诗:“不如摇落树,重有明年春,火后见琮璜,霜餘识松筠。”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风俗记》:“在寒食前者,谓之火前花,其开稍久。火后花则易落。”
(2).火烧之后。 唐 李咸用 《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 崑山 火后玉灰飞。”
《國語辭典》:火气(火氣)  拼音:huǒ qì
1.中医上指可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
2.脾气不佳,遇事容易动怒。如:「他今天火气特别大,你可别招惹他。」
《國語辭典》:焚溺  拼音:fén nì
1.喻处境困苦,好像在水火之中。唐。白居易 寓言题僧诗:「力小无因救焚溺,清凉山下且安禅。」宋。石介感事〉诗:「三岁出南狩,王师拯焚溺。」
2.焚烧沉溺。《抱朴子。外篇。酒诫》:「然节而宣之,则以养生立功,用之失适,则焚溺而死。」《宋史。卷六三。五行志二上》:「十月,鄂州大火,燔万馀家。江风暴作,结庐堤上、泊舟岸下者,焚溺无遗。」
《漢語大詞典》:火正
(1).古代掌火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汉书·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2).指仲夏。古以五行配四时,火旺于夏,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团扇铭》:“炎隆火正,石鑠沙煎。” 清 徐昂发 《夏寒》诗:“奈何厥罚寒,凭陵当火正。”
(3).指 汉 朝。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系 列山 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按,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为 汉高祖 弟 刘交 之后。参见“ 火刘 ”。
《漢語大詞典》:火刘(火劉)
指 汉 王室 刘氏 。 刘氏 自命以火德王,故称。《汉书·王莽传下》:“诸欲依废 汉 火 刘 ,皆沃灌雪除,殄灭无餘杂矣。”
《國語辭典》:火前  拼音:huǒ qián
寒食节禁火,在此之前的时间称「火前」。如寒食节前所产的茶为火前茶;寒食节前所开放的牡丹花为火前花。
《漢語大詞典》:火前茶
指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 唐 韩偓 《己巳年正月为闽相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诗:“数醆緑醅桑落酒,一甌香沫火前茶。”
《漢語大詞典》:焚山
(1).失火之山。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水虽胜火,而升合不足以救焚山。”
(2).犹焚死。 清 钱谦益 《曹能始为先夫人立传寄谢》诗:“筑室不堪论旧隐,焚山寧復问新封。”参见“ 焚死 ”、“ 焚林 ”。
分類:失火火之
《漢語大詞典》:龙火(龍火)
(1).指东方七宿中的心宿。东方七宿称苍龙,心宿有星三颗,其主星又称鹑火、大火,故称。《文选·张协〈七命〉之一》:“若乃龙火西頽,暄气初收。飞霜迎节,高风送秋。” 李善 注:“《汉书》曰:东宫苍龙房心,心为火,故曰龙火也。”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七:“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参见“ 二十八宿 ”、“ 心宿 ”。
(2).天子袍服上的龙、火之饰。旧唐书·舆服志:“华虫象物,龙火分形。”
(3).天之阴火。 宋 陆佃 埤雅·释兽:“内典曰:‘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火一·阳火阴火:“天之阴火二:龙火也,雷火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龙火焚山,鹤粪枯砌,则见尅之理。”
《漢語大詞典》:火凤(火鳳)
凤凰。相传凤为火之精,故称。《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北齐武舞阶步辞》:“金人降泛,火凤来巢。” 唐 李商隐 《镜槛》诗:“拨絃惊火凤,交扇拂天鹅。” 冯皓 笺注引 宋均 《春秋演孔图》:“凤,火精也。”《花月痕》第十三回:“胭脂狼籍无人管,凄絶天边火凤声。”
分類:凤凰火之
《漢語大詞典》:赤眚
五行家指兵火之灾的征兆。宋书·五行志三:“ 公孙渊 时, 襄平 北市生肉,长围各数尺,有头目口喙,无手足而动摇,此赤眚也。占曰:‘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亡。’ 渊 寻为 魏 所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赤眚黑眚:“后四日復陨二火块,烧官民房四十餘家。有一眚见於 河间 民家,二十人同死,此赤眚也。”参见“ 赤祥 ”。
《漢語大詞典》:赤祥
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灾变的征兆。尚书大传卷二:“时则有赤眚、赤祥,维水沴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后汉书·五行志二:“ 桓帝 建和 三年秋七月, 北地 廉 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近赤祥也……其后 梁氏 诛灭。”宋书·五行志三:“ 晋愍帝 建兴 四年十二月丙寅,丞相府斩督运令使 淳于伯 ,血逆流上柱二丈三尺,此赤祥也……及有此变,司直弹劾众官, 元帝 又无所问,於是频旱三年。”
《漢語大詞典》:荧光(熒光)
(1).萤火之光。后汉书·灵帝纪:“帝与 陈留王 协 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 唐 蒋防 《望禁苑祥光》诗:“拱 汾 疑鼎气,临 渭 比荧光。” 郭小川 《一个和八个》诗:“在那潮湿的霉烂的败草中,突地出现一支美丽的荧光。”
(2).某些物质受光或其他射线照射时所发出的可见光。
《國語辭典》:火神  拼音:huǒ shén
传说中司火之神。
《漢語大詞典》:宝铃(寶鈴)
(1).寺庙中悬挂的铃。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珠幡转曜,宝铃韵响。”大方便佛报恩经·论议品:“有七宝塔,从地踊出住在空中,无数幢幡而悬其上,百千宝铃不鼓自鸣,微风吹动出微妙音。”
(2).道教称泥丸宫 太一真君 的流火之铃。相传此铃能驱邪恶,灭万殃。云笈七籤卷五十:“流火之铃者,无质而赤光,动之声闻十万里,盖 上清 中 太一真人 寳铃也。”
《漢語大詞典》:雷气(雷氣)
(1).形容威武雄壮的气概。 唐 郭汭 《同崔员外温泉宫即事》诗:“雷气寒戈戟,军容壮武貔。”
(2).雷火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於肝,雷气通於心。” 王冰 注:“雷象火之有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