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讲旅(講旅)
演习军旅之事,习武。 汉 王粲 《羽猎赋》:“用时隙之餘日兮,陈苗狩而讲旅。”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孟冬篇》:“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 黄节 注:“礼记曰: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漢語大詞典》:韶理
谓持续不断地演习奏乐。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壼政穆宣,房乐韶理。” 李善 注:“礼记曰:‘韶,继也。’ 如淳 《汉书注》曰:‘今乐家五日一习乐,为理乐也。’”
《國語辭典》:演练(演練)  拼音:yǎn liàn
按照计画、步骤完整而仔细的练习。如:「请将这出戏的第一幕再演练一次。」
分類:演习练习
《國語辭典》:操演  拼音:cāo yǎn
操练演习。《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却说先主每日自下教场操演军马,剋日兴师,御驾亲征。」《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却说刺史将千金置买异样服饰,宝珠璎珞,妆扮那六个人,如天仙相似,全副乐器,整日在衙中操演。」
《漢語大詞典》:炮场(砲場)
用以演习发炮的广场。宋史·仁宗纪二:“﹝ 景祐 二年八月﹞甲戌,幸 安肃门 砲场閲习战。”
分類:演习广场
《國語辭典》:炮位  拼音:pào wèi
军事演习或战斗时火炮的战略位置。如:「炮位分布图属于国防机密。」
《國語辭典》:指挥刀(指揮刀)  拼音:zhǐ huī dāo
军官所佩带的长刀,用以指挥部下作战、演习或操练等。也称为「军刀」。
《漢語大詞典》:演试(演試)
演习试验。《郭嵩焘日记·同治四年二月廿四日》:“与 澄 帅约赴 烟塘 演试开花炮,以人客纷至不果往。”
分類:演习试验
《国语辞典》:联合演习(联合演习)  拼音:lián hé yǎn xí
两个军种以上,在参谋总长指挥下所组成的军事训练演习。
《国语辞典》:防空演习(防空演习)  拼音:fáng kōng yǎn xí
为防禦敌人空袭所举行的演习。
《国语辞典》: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  拼音:lú gōu qiáo shì biàn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市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藉口一名士兵失踪,挑起军事冲突,于是揭开中国八年对日抗战的序幕。也称为「七七事变」。
《国语辞典》:卢沟桥事件(卢沟桥事件)  拼音:lú gōu qiáo shì jiàn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市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藉口,挑起军事冲突。如:「卢沟桥事件引发了中华民国长达八年的对日抗战。」
《国语辞典》:野战装备(野战装备)  拼音:yě zhàn zhuāng bèi
在战地作战或演习所需的装备。如帐幕、雨衣、饭盒及武器等。
《国语辞典》:点召令(点召令)  拼音:diǎn zhào lìng
为因应临时重大变故,储备平时战力及日常演习而下达的点召命令。如:「国防部发下点召令,通令全国后备军人分批赴管区参加军事演习。」
《国语辞典》:动员演习(动员演习)  拼音:dòng yuán yǎn xí
实施动员计画的演习。
分类:实施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