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满族(滿族)  拼音:mǎ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明代后期,建立后金国,后改国号为清,入主中国,建立清王朝。今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一带,部分散居河北、新疆、甘肃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今除边远地区有少数人使用满语外,现普遍使用汉语。有满文,通用汉文。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城市居民多从事工业。传统形式的住屋多砌土炕。部分人信仰萨满教,祭祀祖先。也称「满洲族」、「满洲」。
《國語辭典》:满洲(滿洲)  拼音:mǎn zhōu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一:「今汉字作满洲,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参见「满族」条。
2.地名。为满洲族的发祥地。
《國語辭典》:八旗  拼音:bā qí
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清。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八旗都统》:「八旗次序,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馀为下五旗。行军或行猎,则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馀为右翼。」
《漢語大詞典》:冰嬉
清 代冰上运动。源于满族习俗。 清 窦光鼐 朱筠 等日下旧闻考·宫室·西苑一:“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习国俗云。” 清 高宗 《冰嬉赋序》:“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鞵以韦,或底含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或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愈疾焉。”
《國語辭典》:西后  拼音:xī hòu
清朝慈禧太后。参见「慈禧太后」条。
《國語辭典》:旗人  拼音:qí rén
1.清代时,隶属于八个旗籍的人。
2.满洲人的统称。
《國語辭典》:巴图鲁(巴圖魯)  拼音:bā tú lǔ
勇士、勇敢。译自满州语。《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们这位小爷,只管像个女孩儿似的,马上可巴图鲁。」也作「巴图尔」。
《漢語大詞典》:向房(嚮房)
满族婚俗,新婚之夜,乐声不断,故称。嚮,通“ 响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五鼓,鼓乐娶妇至男家,竟夜笙歌不絶,谓之嚮房。”
《国语辞典》:满装(满装)  拼音:mǎn zhuāng
满族的服装。如:「这次的服装发表会中,满装的表现很抢眼。」
分类:满族服装
《国语辞典》:满文(满文)  拼音:mǎn wén
满族的文字。原创于西元一五九九年,由蒙文字母基础上创制而成。由左至右直写,有六个元音字母、十八个辅音字母。清代时曾用来书写公文、编写历史、翻译文学。后来满族人民逐渐采用汉文,满文也就很少使用。
《漢語大詞典》:栋鄂(棟鄂)
满族复姓。《清通志·氏族二》:“ 栋鄂 氏世居 栋鄂 地方。”清史稿·何和礼传:“ 何和礼 , 栋鄂 氏,其先自 瓦尔喀 迁於 栋鄂 ,别为一部,因以地为姓。”
分類:满族复姓
《漢語大詞典》:圈地
(1).指 清 初满族统治阶级圈占指定的民地。系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清史稿·食货志一:“ 顺治 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 明 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圈地议自此始……八年,帝以圈地妨民,諭令前圈占者悉数退还。”
(2).指圈占的土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这项地,原是我家祖上从龙进 关 的时候佔的一块老圈地,当日大得很呢。”
《漢語大詞典》:珠申
满语音译。即女真、女直,亦即后之满族。 柳亚子 《哭威丹烈士》诗:“私怨公仇两愁絶,几时王气剗珠申?”参见“ 女真 ”。
《國語辭典》:女真  拼音:nǚ zhēn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为满族的祖先,古籍常用笼统的称呼,如周时称为「肃慎」。汉、三国、晋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称为「靺鞨」,五代时始称「女真」。居混同江两岸,江南者为熟女真,江北者为生女真。后属辽,因避辽主耶律真宗讳,改称为「女直」。生女真部长完颜阿骨打叛辽自立,建国号为金。灭辽贡宋,统治中国淮河以北之地,与南宋对峙,势称全盛,后为蒙古所灭。其后女真人在东北生聚。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改号为清,将女真改称为「满清」。西元一六四四年入关,不久统一全国。也称为「女贞」、「卢贞」、「稷慎」、「息慎」。
《國語辭典》:子弟书(子弟書)  拼音:zǐ dì shū
一种流行于清代的曲艺。是乾隆期间满族八旗子弟所创。说唱体材多取明、清小说、戏曲和当时社会故事。其兴盛期间不长,清末时已衰落,但对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曲种,颇有影响。
《國語辭典》:包衣  拼音:bāo yī
奴隶、奴仆。译自满州语。清未入关前,凡所获各部落俘虏,均编为包衣,分属八旗。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隶属内务府,充骁骑、护军、前锋等营兵卒。属下五旗则分隶王府,为私家的世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