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9,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源
源远
江源
源水
道源
洪源
麻源
无源
璇源
源清
遥源
川源
病源
弊源
探源
《漢語大詞典》:金源
金国 的别称。 金 阿鲁图 《进〈金史〉表》:“维此 金源 ,起于海裔。”金史·地理志上:“ 上京路 即 海古 之地, 金 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 按出虎水 源於此,故名 金源 。建国之号,盖取诸此。”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序》:“《中州》之诗,亦 金源 之史也。”
《骈字类编》:源远(源远)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唐 刘得仁 听夜泉 流回出几洞,源远历千岑。
宋 楼钥 它山堰 四明山深水源远,众壑会溪长漫汗。
《骈字类编》:江源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 江源南去永,野渡暂维梢。
《国语辞典》:源水  拼音:yuán shuǐ
水的泉源。《荀子。法行》:「涓涓源水,不雍不塞。」
分类:泉源
《漢語大詞典》:道源
(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今有释 文畅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
《漢語大詞典》:洪源
(1).大水的源头。比喻大业的开端。 汉 蔡邕 《释诲》:“曩者,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隋书·音乐志上》:“昭哉上德,浚彼洪源。”
(2).特指 黄河 之源。 唐 沈佺期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骈字类编》:麻源
明一统志麻源在建昌府城西十五里循溪而入多茂林修竹土田沃衍 谢灵运游名山志华子冈麻源第三谷里周必大游信抚二州诸山记乙卯早出西门行十馀 游麻源第三谷未至数里石岭盘互水行其间略类洞霄
《漢語大詞典》:无源(無源)
(1).没有源头。《后汉书·崔駰传》:“俯钩深於重渊,仰探远乎九乾;穷至賾於幽微,测潜隐之无源。” 三国 吴 虞翻 《与弟书》:“ 扬雄 之才,非出 孔氏 之门;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唐太宗 《春日望海》诗:“有形非易测,无源詎可量。”
(2).没有缘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是故为人君者,执无源之虑,行无端之事,以不求夺,以不问问。”
《漢語大詞典》:璇源
亦作“璿源”。亦作“琁源”。
(1).产珠的水流。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引尸子:“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诗:“璇源照夜凝冰壶,老蚌就掌生明珠。”
(2).指皇族。旧唐书·恭懿太子佋传:“第十二子故 兴王 佋 ,毓庆璿源,分华若木,天资纯孝,神假聪明。”《金史·乐志下》:“天启璇源,貽庆定基。”
分類:皇族水流
《骈字类编》:源清
韩诗外传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漢語大詞典》:遥源
遥远的源头。 南朝 梁 王屮《头陀寺碑文》:“遥源濬波,酌而不竭。”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 高阳 之子, 少典 之孙, 苍林 远遘, 若水 遥源。” 宋 曾巩 《幽谷晚饮》诗:“遥源窗难窥,盘石坦如磋。”
分類:遥远源头
《高级汉语词典》:川源
河川的源头
《國語辭典》:病源  拼音:bìng yuán
病发的原因。《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传。许胤宗传》:「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也作「病原」。
《漢語大詞典》:弊源
弊病产生的根源。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庶可杜絶弊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惟孜孜以培养凋残、釐剔奸骫为务,欲求清絶弊源。”
《國語辭典》:探源  拼音:tàn yuán
推究根源。宋。张九成〈辛未闰四月即事〉诗:「相马须相骨,探水须探源。」也作「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