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引航  拼音:yǐn háng
船舶进出港口或在江河、内海一定区域内航行时,经由熟悉航道的人员或有驾驶船舶经验的人引领进出,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也称为「引水」。
《國語辭典》:出航  拼音:chū háng
船离开港口或飞机驶离机场出去航行,称为「出航」。如:「这艘新造豪华游艇即将于下月一号首度出航。」
《國語辭典》:内港(內港)  拼音:nèi gǎng
离海较远的港口部分。一般港口可以人工建筑物或狭隘航道分隔成内港、外港两部分,内港较外港有更妥善的保护,通常是船舶停泊的主要地区。
《國語辭典》:领港(領港)  拼音:lǐng gǎng
引导船舰进出港口的领航人员。如:「这个海港潮汐起伏大,港外险滩多,没有经验丰富的领港,极易触礁搁浅。」也作「引港」、「引水人」。
《漢語大詞典》:进港
进入港口。例如:沙丘环绕的港口…那儿经常有船进港。
《漢語大詞典》:引水船
专为出入港口的大船接送引港人员的小船。又称领港船。
《國語辭典》:引水权(引水權)  拼音:yǐn shuǐ quán
一国对于进入本国领域内的他国船只,有强行引导其出入港口的权力,称为「引水权」。
《国语辞典》:通商口岸  拼音:tōng shāng kǒu àn
特许与外国人通商的港埠。原只限于沿江沿海的港口,其后内地陆续开放的商埠亦沿用此称。也称为「通商港」、「商埠」。
《漢語大詞典》:沿海开放城市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为鼓励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而给予外商以若干优惠待遇的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漢語大詞典》:压货
货物积压(在港口、车站)
《漢語大詞典》: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大洲(亚、欧)的城市。人口295.1万(1984年)。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为古代“丝绸之路”要站。市内多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和名胜古迹。工业有纺织、食品、机器等部门。渔业发达。1973年建成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国语辞典》:免税口岸(免税口岸)  拼音:miǎn shuì kǒu àn
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其进出口货品一律免税的港口。
《国语辞典》:水上警察  拼音:shuǐ shàng jǐng chá
维护水上、沿岸、港口之交通秩序与公共安全的警察。简称为「水警」。
《国语辞典》:海上封锁(海上封锁)  拼音:hǎi shàng fēng suǒ
封闭敌方基地、港口,并切断其海上交通运输所实施的海上军事活动。
《国语辞典》:海上侦察(海上侦察)  拼音:hǎi shàng zhēn chá
在海域内进行侦巡蒐察。其目的在掌握港口、航道、水文、气象等情况,亦可侦测敌方的海上军事活动。通常由飞机、舰艇、海防单位在一定的海域负责进行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