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戴山鳌(戴山鰲,戴山鼇)
传说古代 渤海 之东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 龙伯 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 岱舆 、 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鰲,亦作“ 鼇 ”。 清 丘逢甲 《再迭前韵奉答仙屏中丞》之一:“无计消愁且买春,戴山鼇竟失三神。”亦省作“ 戴鰲 ”。 清 丘逢甲 《春尽夜次韵寄答实甫》之二:“戴鰲已嘆沉三岛,嬉凤安能陋九夷?”
《漢語大詞典》:五京
(1).指 唐 代的中京 长安 、东京 洛阳 、西京 凤翔 、南京 成都 、北京 太原 。《旧唐书·地理志一》:“﹝ 至德 二年﹞十二月,置 凤翔府 ,号为西京,与 成都 、 京兆 、 河南 、 太原 为五京。”
(2).指 唐 时 渤海 的上京 龙泉府 、中京 显德府 、东京 龙原府 、南京 南海府 、西京 鸭渌府 。《新唐书·渤海传》:“地有五京,十五府。”
(3).指 辽 的上京 临潢府 、东京 辽阳府 、中京 大定府 、南京 析津府 、西京 大同府 。《辽史·地理志一》:“ 太宗 以 皇都 为上京,升 幽州 为南京,改 南京 为东京, 圣宗 城中京, 兴宗 升 云州 为西京,於是五京备焉。”
(4).指 金 的上京 会宁府 、东京 辽阳府 、北京 大定府 、西京 大同府 、南京 开封府 。《金史·地理志上》:“﹝ 金 ﹞袭 辽 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
(2).指 唐 时 渤海 的上京 龙泉府 、中京 显德府 、东京 龙原府 、南京 南海府 、西京 鸭渌府 。《新唐书·渤海传》:“地有五京,十五府。”
(3).指 辽 的上京 临潢府 、东京 辽阳府 、中京 大定府 、南京 析津府 、西京 大同府 。《辽史·地理志一》:“ 太宗 以 皇都 为上京,升 幽州 为南京,改 南京 为东京, 圣宗 城中京, 兴宗 升 云州 为西京,於是五京备焉。”
(4).指 金 的上京 会宁府 、东京 辽阳府 、北京 大定府 、西京 大同府 、南京 开封府 。《金史·地理志上》:“﹝ 金 ﹞袭 辽 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
《漢語大詞典》:贲海(賁海)
即 渤海 。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 萧太保 龙驤於 賁海 , 王仪同 虎视於 洞庭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 渤海 可作 賁海 。”参见“ 渤海 ”。
分類: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