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9
词典
4
分类词汇
35
共35,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雨量
渗渍
透映
上釉
渗出
横土
沁润
寖润
湛渍
浸润之谮
伪装渗透
保防网
含水层
反渗透
沁溢
《國語辭典》:
雨量
拼音:
yǔ liàng
1.大气中的水气在高空中因凝结作用,形成雨水降落地表之量,通称为「雨量」。
2.任何形式降水之量。通常指由雨量器内所量出的量而言。现常以含义较为明确的「降水量」代替「雨量」。
分類:
雨量
时间
降落
水平
平地
地面
蒸发
渗透
流失
雨水
深度
《漢語大詞典》:
渗渍(滲漬)
浸渍,渗透。
闻一多
《〈冬夜〉评论》
:“一切的艺术应以自然作原料,而参以人工,一以修饰自然的粗率,二以渗渍人性,使之更接近于吾人,然后易于把捉而契合之。”
分類:
浸渍
渗透
《漢語大詞典》:
透映
渗透并反映。 朱自清
《民众文学的讨论》
:“一篇优美的文学,必有作者底人格、底个性,深深地透映在里边。”
分類:
渗透
反映
《国语辞典》:
上釉
拼音:
shàng yòu
将釉涂布于陶、瓷器表面,以达到美观、不透气、防止渗透、增加强度等目的。如:「陶器上釉后,再经窑烧,即告完成。」
分类:
上釉
瓷器
表面
美观
透气
防止
渗透
增加
加强
强度
《国语辞典》:
渗出(渗出)
拼音:
shèn chū
液体由物体内部缓慢渗透到表面。如:「渗出汗珠」、「泉水由石壁中渗出」。
分类:
渗出
液体
体内
内部
缓慢
渗透
表面
《漢語大詞典》:
横土
田理呈横状的土壤,积水不易渗透流失,宜于种稻。 宋
陈师道
《
后山谈丛
》
卷二:“田理有横有立,閒谓之立土横土,立土不可稻,为其不停水也。”
分類:
土壤
积水
不易
渗透
流失
《漢語大詞典》:
沁润(沁潤)
渗透浸润。 草明
《乘风破浪》
一:“ 李大娘 眯起眼睛,呼扇着鼻子,香气直沁润到她的心肺里去。”
分類:
渗透
浸润
《漢語大詞典》:
寖润(寖潤)
逐渐渗透。谓谗言渐积而发生作用。
《
汉书·刘向传
》
:“上内重 堪 ,又患众口之寖润,无所取信。”
分類:
逐渐
渗透
谗言
渐积
生作
《漢語大詞典》:
湛渍(湛漬)
浸渍,渗透。
《
礼记·内则
》
“曰淳熬” 唐 孔颖达 疏:“谓以陆地稻米熟之为饭,煎醢使熬,加於饭上。恐其味薄,更沃之以膏,使味相湛渍,曰淳熬。”
分類:
浸渍
渗透
《国语辞典》:
浸润之谮(浸润之谮)
拼音:
jìn rùn zhī zèn
语出《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指谗言如水之渗透,积久而逐渐发生作用。《三国志。卷五七。吴书。张温传》:「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也作「浸润」。
分类:
谗言
如水
水之
渗透
积久
逐渐
生作
《国语辞典》:
伪装渗透(伪装渗透)
拼音:
wèi zhuāng shèn tòu
是匪(间)谍渗透方式之一。以一种虚假姿态,利用各种机会,打入对方,以从事阴谋活动。例如:伪装成不堪暴政而投奔自由的难民,申请参加对方军政机构,以图从事破坏活动者。
分类:
渗透
虚假
姿态
《国语辞典》:
保防网(保防网)
拼音:
bǎo fáng wǎng
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治不良分子渗透、破坏所做的预防措施。因保密防谍工作需要做得如网般严谨、周密,故称为「保防网」。
分类:
保护人
民生
生命
财产
安全
防治
渗透
破坏
预防
措施
《国语辞典》:
含水层(含水层)
拼音:
hán shuǐ céng
具有良好孔隙率及渗透度的岩石或土壤,储存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取用。如砂岩、石灰岩等都是很好的含水层。
分类:
良好
孔隙
渗透
岩石
土壤
《国语辞典》:
反渗透(反渗透)
拼音:
fǎn shèn tòu
针对敌人渗透我方而行的防制措施。乃以严密组织、管制、调查、检查、侦破,以及运用检举、自首为主要方法。以间谍人员组织、阴谋叛乱分子、一切反政府之敌对者为对象。
分类:
针对
对敌
敌人
渗透
我方
措施
《漢語大詞典》:
沁溢
渗透漫溢。 清 俞正燮
《
癸巳存稿·黄大王传
》
:“ 守才 至,命於决溜中下埽,埽不动,塞决甚易。七年,沁溢,堤将溃。”
分類:
渗透
漫溢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