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7,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凄清
清樽
清影
清华
清朝
清朝
清寒
清浊
清商
清气
清幽
清狂
清新
有清
清景
《國語辭典》:凄清(淒清)  拼音:qī qīng
1.悲伤凄凉。唐。白居易〈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诗:「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
2.形容景物凄凉冷清。《文选。潘岳。秋兴赋》:「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唐。赵嘏〈长安晚秋〉诗:「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漢語大詞典》:清樽
见“ 清尊 ”。
《漢語大詞典》:清尊
亦作“ 清樽 ”。亦作“ 清罇 ”。 酒器。亦借指清酒。《古诗类苑》卷四五引《古歌》:“清樽发朱颜,四坐乐且康。” 唐 王勃 《寒夜思》诗:“復此遥相思,清尊湛芳渌。” 唐 皇甫冉 《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月清罇祇暂同。”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纵无供帐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 明 吴琪 《喜汪振生归自云南》诗:“无穷故交心,相与尽清尊。” 清 黄遵宪 《七月十五日夜暑甚》诗:“满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尽落黄花。”
《漢語大詞典》:清影
清朗的光影;月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之二:“亙壑躡丹虹,排云弄清影。” 宋 张先 《相思儿令》词:“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其( 杨咏泰 )诗云:‘……书完含笑顾清影,一刻千秋此俄顷。携儿挈女完所天,长别金闺藏金井。’”
《國語辭典》:清华(清華)  拼音:qīng huá
1.形容辞藻清丽不俗。《晋书。卷三十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
2.形容景物秀丽。晋。谢琨〈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花月痕》第十五回:「只见碧天如洗,半轮明月,分外清华。」
3.形容人清秀俊美。唐。曹唐 萧史携弄玉上升诗:「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大家围著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
《國語辭典》:清朝  拼音:qīng zhāo
清早、清晨。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七十九:「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悟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分類:清朝清晨
《國語辭典》:清朝  拼音:qīng cháo
1.清明的朝政。《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宋。苏轼〈故李承之待制六丈挽词〉:「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2.朝代名。(西元1644~1911)满族爱新觉罗氏所建。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亡于辛亥革命。
分類:清明朝廷
《國語辭典》:清寒  拼音:qīng hán
1.贫寒。如:「清寒家庭」。《红楼梦》第七回:「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
2.天气清朗而带寒意。宋。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國語辭典》:清浊(清濁)  拼音:qīng zhuó
1.水的清洁与浑浊。唐。高适〈赠别王七十管记〉诗:「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2.引申指事物的高下、优劣、善恶等分别。《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三国演义》第九四回:「且不顺大汉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浊乎?」
3.清气与浊气。《乐府诗集。卷十五。燕射歌辞三。北周。庾信。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五首之一》:「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西游记》第一回:「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4.音乐上指清亮或重浊的声音。《国语。周语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閒;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5.声韵学上指声带不颤动的清音,和声带颤动的浊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國語辭典》:清商  拼音:qīng shāng
1.古代五音中的商音音调凄清悲切,称为「清商」。《韩非子。十过》:「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唐。杜甫 秋笛诗:「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2.借指肃杀凄清的秋风。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宋。苏轼〈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词:「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
3.清商乐的简称。参见「清商乐」条。
《國語辭典》:清气(清氣)  拼音:qīng qì
1.清明之气。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历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秀气。《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酒保说:『这是一秤金家丫头翠香翠红。』三官道:『生得清气。』」
3.閒气。《西游记》第十八回:「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著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國語辭典》:清幽  拼音:qīng yōu
清静幽雅。《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
《國語辭典》:清狂  拼音:qīng kuáng
1.狂放不羁。《文选。左思。魏都赋》:「仆党清狂,怵迫闽濮。」唐。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2.痴狂。《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昌邑哀王刘膊传》:「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南史。卷三十六。江夷传》:「子徽亦有文采,而清狂不慧,常以父为戏。」
分類:放逸不羁
《國語辭典》:清新  拼音:qīng xīn
清爽新颖。《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点一点头道:『诗句是清新的。』」《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
《漢語大詞典》:有清
指 清 代。有,词头。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储贰。”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有 清二 百年间民德之变迁,在 朱 学时代有伪善者,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在 汉 学时代并伪焉者而无之,则以行恶为无可耻也。”
《漢語大詞典》:清景
(1).犹清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三辰蔽於天,则清景暗於地。”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一:“朝日悬清景,巍峩宫殿明。” 清 龚自珍 《桂殿秋》词序:“时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气之空濛,都为一碧,散清景而离合,不知几重。”参见“ 清光 ”。
(2).清丽的景色。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
《國語辭典》:清光  拼音:qīng guāng
1.皎洁明亮的光辉。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奉敕为皇太子作〉诗:「欢饫终日,清光欲暮。」唐。崔备〈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暖气来。」
2.敬称他人的容貌丰采。《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晁错》:「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唐。皇甫枚《飞烟传》:「一拜清光,九殒无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