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十载寒窗
绳床土锉
暮爨朝舂
冷板凳
陋巷箪瓢
其它辞典
释清苦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清苦者,不详所自出。光绪初来燕都,止于城南观音禅院。持头院行以清苦自甘,因以名焉。每岁春暖发脚游山,尝浮海詹补陀还溯江而上践峨湄,更逾洞庭,南登衡靃,复泛湘流,揽江南名胜,北旋至五台,足迹遍国中。独以台山僻处寒荒,道途修阻,舟楫鲜通,仆仆风尘,或十数里,不得水火。因发悲愿,祈修石路,计驿远近,设立庵亭,庶游侣拔涉,意烦力惫,得所止息。于是作为简册,叙违怀愫,附以红笺,随缘题请苟书名数则揭笺拜领,对之焚化,或予以赀,反辞不受,谓“事非偶然,功难立竟。但有移山之心,本无歛金之意。若胜因不爽,福果熟成则浮屠涌见,宝藏无尽。不问假手之人,同为毕愿之日。何事计较铢两,混我戒行。”识者高之,以为非凡僧也。晚岁乃于道旁树下,自覆一庵,萧然块处,有来者取钵中食,分而饭之,我无求饱,人不独饥,斯为两得,即是两忘,恩怨报施,皆不足言。桂阳夏内史寿田,少时侍其父中丞公官部曹得见清苦,饫闻先训,悉其行谊。及入词馆掌内监,颇复访之,不知所终。因作《独树庵饭僧歌》以寄意焉。歌曰:“独树庵中独住僧,独行独坐百无能。长披一世无温衲,静对千生不灭镫。平生担破残经裹,是处名山乞香火。偶得团瓢胜普陀,京城人海安心坐。鸟至惟栖雨后枝,人来不舍霜前果。贫斋祇办一人餐,也似丛林任挂单。自甘半食长饥惯,未觉千僧供养难。有人布施向禅林,唯乞将心奉世尊。长见定时双履在,曾无化后一衣存。当时手种阶前树,树长阴成僧已去。老树空庵四十年,独憾孤僧饭僧处。”后有乘参者,住北台峰顶,取茅为篷,额曰“广济”。盖以便过客,憩游侣,意良殷也。舆恒修相友善,同抱净愿,期偕安养。参临化时,招修至,情话亹亹,中夜达旦,握手而瞑。未几,修亦坐脱。
《國語辭典》:十载寒窗(十載寒窗)  拼音:shí zǎi hán chuāng
形容长期刻苦勤读。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馀,读得人间万卷书。」
分類:长期清苦
《漢語大詞典》:绳床土锉(繩牀土銼)
简单的坐具和瓦锅。形容生活清苦。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功伟:“训课蒙童以为糊口计,绳牀土銼,终日书声喧聒不已,而先生不以为厌也。”
《漢語大詞典》:暮爨朝舂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金 元好问 《后平湖曲》:“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國語辭典》:冷板凳  拼音:lěng bǎn dèng
1.旧时私塾教师的座位。比喻教师的生活清苦遭冷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郭信不胜感谢,捧了几百钱,就像获了珍宝一般,紧紧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虽然也没有甚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2.比喻无人理会或不受重用。如:「每个球队都有几位不受重视、常坐冷板凳的球员。」
3.一般唱戏时,都有乐师在一旁敲锣打鼓,而乐师都是坐在板凳上的。如果没有乐师伴奏,只有演员清唱,则称为「冷板凳」。
《國語辭典》:陋巷箪瓢(陋巷簞瓢)  拼音:lòu xiàng dān piáo
比喻清贫的生活。语本《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元。汪元亨〈沉醉东风。快结果钱山邓通〉曲:「妻从俭荆钗布袄,子甘贫陋巷箪瓢。」明。无名氏《徐伯株贫富兴衰记。楔子》:「圣人道君子乖德不孤,便做道陋巷箪瓢义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