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嚣乱(囂亂)
喧闹混乱。旧唐书·李嗣业传:“贼军大至,逼我追骑,突入我营,我师嚣乱。”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章:“走下山来,觉得心里宽了一些,到了嚣乱的市区,又在十字路口碰到 吴坚 。”
分類:喧闹混乱
《國語辭典》:一锅粥(一鍋粥)  拼音:yī guō zhōu
比喻一团糟、一塌糊涂。《金瓶梅》第四六回:「家里老婆没曾往那里寻去?寻出没曾打成一锅粥?」
分類:混乱元正
《漢語大詞典》:糊涂账(糊塗賬)
指混乱不清的事或不明事理的人。 明 阮大铖 《燕子笺·诰圆》:“此事甚难处,妈妈,你也是个糊涂账。” 清 赵翼 《右手患风痺》诗:“可怜 斛律金 ,竟不成屋字,一纸糊涂账,笑我亦不记。” 聂绀弩 《从陶潜到蔡邕》:“离开 陶潜 , 曹先生 的话,也不算完全的知言,所谓‘隐逸’,历来是一笔糊涂账。”
《漢語大詞典》:痝裂
混乱分裂。 宋 欧阳修 《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 唐 之乱,极於 懿 、 僖 、 昭 三宗。下更五姓,天下痝裂。”
分類:混乱分裂
《漢語大詞典》:乱暴(亂暴)
粗鲁混乱。 郭沫若 《落叶·第三二信》:“我的信总是无礼乱暴的,我真是不好,请你容恕我罢。”
《漢語大詞典》:冗政
腐败混乱的政局。后汉书·五行志二:“大将军 何进 以内宠外嬖,积恶日久,欲悉纠黜,以隆 更始 宂政。”
《漢語大詞典》:僭杂(僭雜)
谓下者犯上,混乱失序。《后汉书·赵咨传》:“至于 战国 ,渐至頽陵,法度衰毁,上下僭杂。”
《國語辭典》:烂帐(爛帳)  拼音:làn zhàng
1.杂乱无法理清的帐目。如:「这家店烂帐一大堆,连会计师都不知如何清点。」也作「烂账」。
2.无法收回的帐。如:「他手上有一笔烂帐,到现在还追不回来!」也作「烂账」。
《漢語大詞典》:愦闹(憒鬧)
混乱喧闹。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比丘亦尔,乐在众务憒闹之处贪少利养,为烦恼贼夺其功德戒寳瓔珞。”
分類:混乱喧闹
《國語辭典》:皂丝麻线(皁絲麻線)  拼音:zào sī má xiàn
比喻细微的纠葛或牵连。「皂」文献异文作「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自半路遇见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丝麻线,要勒掯我回去?」《水浒传》第二六回:「若是停丧在家,待武松归来出殡,这个便没甚么皂丝麻线。」也作「半丝麻线」、「丝麻皂线」。
《國語辭典》:杂乱无章(雜亂無章)  拼音:zá luàn wú zhāng
杂乱而没有条理。如:「他说话杂乱无章,让人不知所云。」
《國語辭典》:脱序(脫序)  拼音:tuō xù
指事情不依常轨进行,而造成紊乱、失控的情形。如:「对于昨晚游行的脱序现象,警方将展开调查。」
《國語辭典》:乌烟瘴气(烏煙瘴氣)  拼音:wū yān zhàng qì
形容人事或环境黑暗混乱。《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何况问话的又正是海马周三、乌烟瘴气这班人,他那性格儿怎生瞥得住?」
《漢語大詞典》:污七八糟
亦作“污七八糟”。 形容混乱或肮脏。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多亏 生宝哥 的品格,对 素芳 婶子表示冷淡,躲避;要不然, 下河沿 这个选区,不知会变成什么污七八糟的地方!”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用自己的血和汗,将这污七八糟的世界,冲刷个干净,染它个通红!” 陈登科 等《破壁记》第四章:“眼泪和油彩,把一个洁白的枕头套染得污七八糟。”
《國語辭典》:天下大乱(天下大亂)  拼音:tiān xià dà luàn
形容国家局势动乱不安。《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三国演义》第二回:「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雠不诛,以致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