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惶扰(惶擾)
惊慌混乱。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世 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鬭。” 宋 王安石 《赵君墓志铭》:“初君战时, 马贵 惶扰,至不能食饮,君独饱如平时。”明史·刘泽清传:“相持三日,互有杀伤。 泽清 即命拔营去,惶扰奔迸,士争舟,多溺死者。”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狐》:“ 萧 入府,颜色沮丧,举动惶懮扰。”
分類:惊慌混乱
《漢語大詞典》:昏晦
(1).指光线昏暗。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序》:“称‘悬象著明,莫大乎於日月’,然时有昏晦;美‘滔滔 江 汉 ,南北之纪’,然时有壅滞。”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纔及中流,风浪皆皆,蒸云走雷,咫尺昏晦。” 元 马臻 《德清夜泊》诗:“远色变昏晦,卸帆依浅沙。” 清 郑还古 《苏四郎传》:“风雨骤来, 遵言 与僕等隐大树下,於时昏晦,默亡所覩。”
(2).指行文混乱而晦涩。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十一》:“语意重迭昏晦甚矣。”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书》之八:“病中遣辞昏晦,终不足以尽意,乞亮之。”
《漢語大詞典》:乱动(亂動)
混乱、动荡。 许杰 《我的写作生活》:“在这乱动的时代,不择手段在混水里摸鱼或是顺水推舟的人,也不能说是没有。”
《漢語大詞典》:昏闇
亦作“ 昏暗 ”。
(1).光线不足,阴暗。《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强风忽起,拔树吹沙,天地既不辩东西,昏闇岂知南北。”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蜕放光:“夜自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英烈传》第四二回:“上面都是顽石生成,止有一个洞口,倒影天光,并不十分昏暗。”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远处鸡鸣……屋内还是昏暗的。”
(2).指社会混乱,政治腐败。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吾生於昏闇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於世。”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
(3).昏庸;愚昧。宋书·刘敬宣传:“ 牢之 以 道子 昏闇, 元显 淫凶,虑平 玄 之日,乱政方始。” 前蜀 贯休 《经吴宫》诗:“ 夫差 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三国志平话》卷下:“有 魏王 昏暗日甚,司马不能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孔明渊明:“ 孔明 治 蜀 ,不专主宽。盖以 刘璋 昏暗,故稍以法纪振之。”
(4).指文字模糊或某些物体不光洁明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墨染纸不昏:“墨染纸三年字不昏暗者为上。”红楼梦第九五回:“ 贾母 打开看时,只见那玉比先前昏暗了好些。”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石油又不老牌,早熏得灯罩得昏暗。”
(5).指面色阴沉。《再生缘》第十五回:“我看你,近来气色常昏暗,倒只怕,头次兴师要失机。” 骆宾基 《生与死》:“他的前额有着阴天欲雨那样的昏暗色。”
《國語辭典》:晦盲  拼音:huì máng
1.光线幽暗。《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
2.愚昧无知。清。龚自珍〈臣里〉:「晦盲儇轻,少而苛、壮而脆、老而犷,黄帝之所谓痹民也者,尽子之客也。」
《國語辭典》:纷歧(紛歧)  拼音:fēn qí
混乱不一致。如:「他们夫妻俩常常为教育子女的问题而意见纷歧。」
《漢語大詞典》:繁乱(繁亂)
繁杂混乱。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昨行 巴 南道中,又有诗五十一首,文书中得七年已后所为,向二百篇,繁乱冗杂,不復置之执事。” 宋 苏洵 《养才》:“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詔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他烦躁愁苦着;从繁乱的心绪中,又涌出许多断片的思想来。”
《國語辭典》:胡涂(胡塗)  拼音:hú tú
混乱、不清楚。如:「你怎么放心把公司的革新重任,交付给像他这样胡涂的人呢?」也作「糊涂」。
《漢語大詞典》:棼乱(棼亂)
杂乱,混乱。 明 方孝孺 《叶伯巨郑士利传》:“夫图治於乱世之餘,犹理丝於棼乱之后。”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后儒恣穿凿,如丝各棼乱。”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 明 太祖 兴,令北虏割裂姓氏,与 汉 符合,则统系樊然棼乱矣。”
分類:杂乱混乱
《國語辭典》:战乱(戰亂)  拼音:zhàn luàn
因战争而引起的混乱状态。如:「战乱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疾病传染,成为枪炮以外造成死亡的另一重大因素。」
《漢語大詞典》:溷殽
亦作“ 溷淆 ”。 混乱,杂乱。汉书·谷永传:“乱服共坐,流湎媟嫚,溷殽无别。”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忠佞溷淆,各以类进。” 汪继培 笺:“《五行志》又作‘溷肴’。” 唐 元稹 《江边》诗:“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溷殽。”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明文授读》:“以先生学识之高,精力之富,而鉴裁斯事,尚多溷淆,文章正法,固非易知者也。”
分類:混乱杂乱
《漢語大詞典》:厖杂(厖雜)
混乱驳杂。新唐书·李吉甫传:“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厖杂,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税。”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故使厖杂不纯,而流风易遁,诚可叹息。”
分類:混乱驳杂
《漢語大詞典》:乱无象(亂無象)
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孔颖达 疏:“象谓妖祥有所象,似以戒人也。国若无道,灾变亦殊,既无所象,故不可知也。”后指国家混乱无道为“乱无象”。 汉 王粲 《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庞成宇 《东园杂咏》:“大地乱无象,吾生安可期。”
《漢語大詞典》:昏祲
指混乱邪恶的风气。犹妖氛。 唐 陆贽 《兴元贺吐蕃尚结赞状》:“和风既扬,昏祲自敛。”
《漢語大詞典》:淈淈
(1).水涌出貌。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潏潏淈淈,湁潗鼎沸。” 唐 刘景复 《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大声嘈嘈奔淈淈,浪蹙波翻倒 溟 渤 。” 林纾 《记潭柘》:“寺后泉脉西来,淈淈争石罅而出。”
(2).混乱貌。 汉 王逸 《九思·怨上》:“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