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液化  拼音:yè huà
气体因温度下降或压力升高而变为液体的现象。
《國語辭典》: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氣)  拼音:yè huà shí yóu qì
从石油中提炼出来并经高压液化的燃料。为英语 Liquefied Petroleum Gas的意译。是天然气之外的主要家庭燃料,目前家庭用的桶装瓦斯即是。英文缩写为LPG。
《国语辞典》: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  拼音:yè huà tiān rán qì
将天然气加压形成的液态产物。主要成分是甲烷,用作家庭燃料。英文缩写为LNG。
《国语辞典》:土质液化(土质液化)  拼音:tǔ zhí yè huà
指在含水的砂土层中,发生强烈地震时,因振动力激起砂粒间孔隙压力,使砂土中水分溢出,土层出现类似流砂般的现象。此种现象也会造成地表沉陷,而使地表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
《国语辞典》:液化瓦斯  拼音:yè huà wǎ sī
把天然煤气压缩冷却之后而成为液化瓦斯。如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皆是。现在多用于一般家庭的燃料,但若燃烧不完全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使用不慎易爆炸或引起火灾。也称为「液体瓦斯」。
分类:压缩冷却
《國語辭典》:玄黄(玄黃)  拼音:xuán huáng
1.黑与黄。指天地的颜色。《易经。坤卦。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
2.天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3.丝帛。《孟子。滕文公下》:「东征绥厥士女,篚厥玄黄。」《文选。陆机。文赋》:「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袟叙。」
4.生病。《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國語辭典》:空洞  拼音:kōng dòng
空无所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后多用来形容文章内容贫乏。如:「这篇文章内容空洞。」
《漢語大詞典》:熔融
加热熔化至能流动。例如:在银上面浇上熔融的金。
借热的作用液化。例如:镀金属之前应将被镀的金属加热熔化成熔融的液体。
溶化
《漢語大詞典》:鼋漦(黿漦)
古代传说神龙的唾液化为玄鼋,玄鼋爬进 周厉王 后宫,童妾遭之而孕,后生 褒姒 。见史记·周本纪。后世因用“鼋漦”比喻祸国的女子。 康有为 《戊戌八月国变记事》诗之二:“千载黿漦恨,王孙有是非。”
《国语辞典》:冷媒  拼音:lěng méi
冰箱或冷气系统中的发冷剂。系在不断反覆循环的气化、液化中,利用气化时吸收周围热量以达到冷却效果的工作流体。气化热大及容易液化的流体较适合作为冷媒,如氨、氟、氯化物等。
《国语辞典》:柏吉斯法  拼音:bó jí sī fǎ
将煤液化以制造人造石油的方法。为德国化学家柏吉斯于西元一九一三年发明。把粉末状的煤与重油混合,在摄氏五十度、二百至三百大气压力下,与氢反应而液化形成。
《国语辞典》:柏吉乌斯(柏吉乌斯)  拼音:bó jí wū sī
Friedrich Bergius
人名。(西元1884~1949)德国化学家。致力于将煤高压液化的化学研究,西元一九一三年完成柏吉乌斯试验法,开创了制造人造石油的可能性,并研究由木材制糖的方法。一九三一年获诺贝尔奖。
《国语辞典》:地盘下陷(地盘下陷)  拼音:dì pán xià xiàn
指地表向下陷落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引起土壤液化、火山活动等自然因素,或超抽地下水、建物载重、地下采矿等人为因素。也称为「地层下陷」。
《国语辞典》:瓦斯车(瓦斯车)  拼音:wǎ sī chē
以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