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通风报信(通風報信)  拼音:tōng fēng bào xìn
暗中把消息告知别人。如:「这次投标失败,老闆怀疑有人通风报信,吃里扒外,把价码泄露出去。」
《漢語大詞典》:通鼻子
方言。谓暗通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她嫌唬我,要撵我出来,怕我看见她和 杜善人 的娘们通鼻子。”
分類:方言消息
《漢語大詞典》:头版新闻(頭版新聞)
指载于报纸第一版的重要消息。 邓友梅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十:“但是请律师、上法庭,一时就成了小报的头版新闻。”
《國語辭典》:通信员(通信員)  拼音:tōng xìn yuán
1.采集外地新闻,利用各种通讯方法,随时记述所见所闻给报馆的人。也称为「通信员」。
2.部队、机关中担任递送公文等联络工作的人员。
《漢語大詞典》:寻消问息(尋消問息)
探问消息。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清 无名氏 《金缕曲》:“谁忆惯前尘影事?删却临期珍重语,怕寻消问息劳公子。”
分類:探问消息
《國語辭典》:杳无音信(杳無音信)  拼音:yǎo wú yīn xìn
没有任何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自你三口儿去后,一十五年,杳无音信。」《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禀帖进去之后,约有半个多月,杳无音信。」也作「杳无信息」、「音信杳然」、「音信杳无」。
分類:消息
《國語辭典》:一传十,十传百(一傳十,十傳百)  拼音: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形容消息辗转相传,散布得很快。《孽海花》第一六回:「自从加克娶了姑娘,人人都道彩凤随鸦,不免纷纷议论,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到了鲁翠、波儿麻等一班党人耳中。」
《国语辞典》:细探人(细探人)  拼音:xì tàn rén
打听消息的人。也称为「探细人」、「探事人」。
分类:打听消息
《國語辭典》:小广播(小廣播)  拼音:xiǎo guǎng bò
私下传播一些不可靠的消息。
《國語辭典》:小耳朵  拼音:xiǎo ěr duo
1.间谍、眼线。《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三荷包在省的时候,早同他拜过把子,好托他在大人跟前做个小耳朵。」
2.一种小型家庭式的地面电台碟盘天线。具有辐射元件及抛物形反射器,可将辐射功率缩集成束,以增强接收力。再加装解码器即可接受来自通讯卫星所传来的节目。
分類:偷听消息
《漢語大詞典》:信耗
音信,消息。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是时关辅征镇咸已归款,唯 凤翔 信耗不通。” 宋 罗烨 醉翁谈录·柳毅传书遇洞庭水仙女:“ 洞庭 於兹相远,信耗莫通,闻君还乡,甚近 洞庭 ,欲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可乎?” 明 归有光 《与王子敬书》:“道上沮洳,不通信耗。”
分類:音信消息
《國語辭典》:信号灯(信號燈)  拼音:xìn hào dēng
代替语言,作为传达消息或命令的灯号。主要以不同的颜色光或时明时灭的间歇光来指示安全、危险、正常、故障等工作情况或传达消息。常用于船舶、灯塔、道路、铁路、机场和电气设备等处。
《国语辞典》:国内新闻(国内新闻)  拼音:guó nèi xīn wén
发生于国内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娱乐等的重要消息。
《国语辞典》:红旗报捷(红旗报捷)  拼音:hóng qí bào jié
传报胜利的消息。《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先生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甚么司马黄堂,都是咱嗹间事。」
《国语辞典》:哄传一时(哄传一时)  拼音:hōng chuán yī shí
轰动流传一时的消息、事迹。如:「这件重大的刑事案件,在当时曾哄传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