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宕
亦作“疎宕”。亦作“疎荡”。
(1).放达不羁。北史·薛憕传:“ 憕 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是翁奋立寒苦,为乡先生,天质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达於义。”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徐伯龄:“性颖敏,每书一目终身,但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刘寓生》:“同年 刘奇进 ,在同馆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质。”
(2).谓声调抑扬顿挫,文气流畅奔放。 宋 苏轼 《琴操·醉翁操引》:“好奇之士 沈遵 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絶伦。”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史公 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 燕 赵 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疎荡,颇有奇气。”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七四:“综上所言,可知古文家之所谓古文,是有一套已被公认而趋于凝化的句法,是有一套所谓疎宕顿挫转折呼应的作法。”
(3).恬淡隽永。 清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词至 白石 ( 姜夔 ),疏宕极矣, 梦窗 ( 吴文英 )辈起,以密丽争之。”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二七:“ 欧公 文法本钦 韩 ,长句何曾别调弹?标出格中疏宕处,当年原不学 邯郸 。”
《國語辭典》:朗畅(朗暢)  拼音:lǎng chàng
明达。《文选。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國語辭典》:流利  拼音:liú lì
1.生动活泼而不呆板生硬。《宋书。卷一一。律历志上》:「徵声抑扬流利,从下而上归于中。」《红楼梦》第七八回:「或拟白乐天〈长恨歌〉,或拟咏古词,半叙半咏,流利飘逸,始能尽妙。」
2.流畅灵活。如:「书写流利」、「他的英语非常流利。」
《漢語大詞典》:调利(調利)
(1).调和通畅;使调和通畅。《淮南子·泰族训》:“四枝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百脉九窍,莫不顺比。”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
(2).调教训练使熟习。 宋 王质 《〈夷坚别志〉序》:“余平生所书,略类 洪公 ,始读左传史记汉书,稍得其记事之法,而无所施,因志怪发之。久之习熟,调利滋溉,玩不能释。”
(3).和谐流畅。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余谓文製,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 陈延杰 注:“文章之音声迭代,期乎谐调而已,不必拘拘于四声八病也。”
(4).谓墨色和润,笔锋流利。 宋 黄庭坚 《书自作草后》:“明窗浄几,笔墨调利,可作数千字不倦。” 元 王恽 《跋手临〈怀素自叙帖〉》:“冬十月甲午,是日极暄妍可爱,乘笔墨调利,喜为临此。”
《漢語大詞典》:累气(累氣)
(1).犹屏息。后汉书·党锢传·刘祐:“时中常侍 苏康 、 管霸 用事於内,遂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 李贤 注:“累气,屏息也。” 宋 司马光 《请进储付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见陛下自首春以来,圣体小有不康,天下之人,侧足而立,累气而息,恟恟忧惧,若蹈冰炭。”
(2).谓文句呆滞不流畅。《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王褒 、 刘向 、 扬 、 班 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 李周翰 注:“言文章清丽之句,时时有之,芜秽累重,因亦多矣。”
《漢語大詞典》:迟涩(遲澀)
迟慢,不流畅。 宋 秦醇 《赵飞燕别传》:“后帝行步迟涩,颇气惫,不能御 昭仪 。”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下:“ 开元 初,有 史青 者, 零陵 人,上表,以 陈思 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成之。”
《漢語大詞典》:言讷(言訥)
亦作“ 言纳 ”。 说话迟钝不流畅。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邢昺 疏:“訥,迟钝也;敏,疾也,言君子但欲迟钝於言敏捷於行,恶时人行不副言也。”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天下谓我:“容疏言纳,貌朴而鄙。”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欲学为佞,则患言訥词直,卒事不成。” 唐 柳宗元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色平气柔,言訥性鲁。”
《國語辭典》:晦涩(晦澀)  拼音:huì sè
诗文、乐曲等含意隐晦不易懂。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韩昌黎诗》:「昌黎诗亦有晦涩俚俗,不可为法者。」
《漢語大詞典》:谐畅(諧暢)
亦作“ 谐鬯 ”。 和谐流畅。鬯,通“ 畅 ”。南史·褚彦回传:“ 彦回 援琴奏《别鵠》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其词语精鍊,音调谐畅。”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学填词,先学读词。抑扬顿挫,心领神会。日久,胸次鬱勃,信手拈来,自然丰神谐鬯矣。”
分類:和谐流畅
《漢語大詞典》:窘涩(窘澀)
(1).窘迫,为难。 明 宋濂 《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 赵氏 一力荷任之,而畧不见艰难窘涩之意,人以为顺且贤。”
(2).局促,不流畅。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尽去自 宋 以来开闔首尾、经纬错综之法,而别为一种臃肿窘涩浮荡之文。”
《漢語大詞典》:协畅(協暢)
和谐流畅。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
《漢語大詞典》:高畅(高暢)
响亮流畅。 汉 王充 论衡·气寿:“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声姿高畅,眉目疏朗。”
分類:响亮流畅
《漢語大詞典》:叶畅(叶暢)
和谐流畅。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符雅律之未裁,八音叶畅。”
《漢語大詞典》:流悦
(1).犹耽乐。后汉书·蔡邕传赞:“ 季长 戚氏,才通情侈。苑囿典文,流悦音伎。”
(2).流畅欢快。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筦声已流悦,弦声復凄切。”
《漢語大詞典》:溜亮
犹浏亮。明朗流畅。朱子语类卷八七:“只是説得粗,文意不溜亮。”《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 伊 凉 溜亮益闲暇,塤篪笛笙皆在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此句便觉自然,读之溜亮。”
分類:明朗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