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大曲
指 宋 金 人所作并广泛流传的十首词。即 苏小小 《蝶恋花》、 邓千江 《望海潮》、 苏轼 《念奴娇》、 辛弃疾 《摸鱼儿》、 晏几道 《鷓鸪天》、 柳永 《雨霖铃》、 吴激 《春草碧》、 朱淑真 《生查子》、 蔡松年 《石州慢》、 张先 《天仙子》。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他便是风流 王焕 ……怀揣十大曲,袖褪乐章集,衣带鵪鶉粪,靴染气毬泥。”参阅 元 杨朝英 阳春白雪前集卷一引《唱论》
《漢語大詞典》: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 天山 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 吐尔地阿洪 (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漢語大詞典》:声名藉甚(聲名藉甚)
名声显赫。指人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极高。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公稟山岳之灵,擅风云之气,容止矜庄,声名藉甚。”陈书·王冲传:“ 冲 性和顺,事上谨肃,习於法令,政在平理,佐藩莅人,鲜有失德……又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贵游之中,声名藉甚。”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 李延庚 ,字 少白 , 西蜀 人。工诗词,为人颇具豪气。少好击剑,及长,以为不足学,遂专心于文史,声名藉甚。”
《國語辭典》:山高水长(山高水長)  拼音:shān gāo shuǐ cháng
像山一样的高耸,像水一样的长流。比喻人品高洁,垂范久远。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亦用以比喻情谊或恩德深厚。《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双忠记。张巡别母》:「切莫虑亲老家贫,山高水长。」
《漢語大詞典》:家弦户诵(家絃户誦)
家家弦歌,户户吟诵。谓流传极其广泛。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自有 宋 中叶以来, 程 朱 之书已家絃户诵,岂皆闻道者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 书《醴泉铭》,自 宋 、 元 、 明 以来,为艺林所重,几至家絃户诵,人人有一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琵琶》《西厢》《荆》《刘》《拜》《杀》等曲,家絃户诵已久,童叟男妇皆能备悉情由。”
《國語辭典》:妈妈论儿(媽媽論兒)  拼音:mā ma lùn ér
啰嗦、麻烦的规矩。常为涉及迷信的俗说或俗谚。也称为「妈妈令儿」。
《國語辭典》:马路新闻(馬路新聞)  拼音:mǎ lù xīn wén
无法證实来源的消息。如:「在未经求證以前,记者不可以冒冒然的将马路新闻刊上报纸。」
《國語辭典》:缪种流传(繆種流傳)  拼音:miù zhǒng liú chuán
把荒谬错误的东西流传下去。《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所取之士既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是非颠倒逾甚,时谓之缪种流传。」也作「谬种流传」。
《漢語大詞典》:名垂万古(名垂萬古)
谓名声永远流传。 唐 杜甫 《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軻,名垂万古知何用。”
《漢語大詞典》:民间故事(民間故事)
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
《國語辭典》:民间文学(民間文學)  拼音:mín jiān wén xué
在民间创造,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曲艺、戏曲、歌谣等,皆属民间文学的范围。
《國語辭典》:民间艺术(民間藝術)  拼音:mín jiān yì shù
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泛流传的各种通俗艺术。如舞龙、舞狮、大鼓说唱等。
《漢語大詞典》:柳庄相法(柳莊相法)
指流传于我国民间的 明 袁珙 的相法。因 珙 号 柳庄居士 ,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术。 沈从文 《顾问官》:“到后几人接着就大谈起卖淫同迷信各种故事,又谈到 麻衣 、 柳庄 相法。”
《國語辭典》:流芳百世  拼音:liú fāng bǎi shì
芳名永远流传于后世。《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也作「百世流芳」、「流芳后世」、「流芳万古」。
《國語辭典》:流风馀韵(流風餘韻)  拼音:liú fēng yú yùn
流传于后世的风俗韵致。明。张颐〈陈伯玉文集序〉:「有唐之兴,文运渐启,虽四杰四友称美于时,然其流风馀韵渐染既久,未能悉除。」也作「流风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