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8,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碧洞
洞察
洞晓
洞鉴
洞洞
花洞
灵洞
六洞
洞视
山洞
洞庭春
洞霄宫
洞外
洞微
曹洞
《漢語大詞典》:碧洞
(1).石洞。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丹溪碧洞,吐纳虹霓。”
(2).指道观。 唐 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诗:“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仙道·道院:“清观、紫宫、银宫、金闕、丹房、碧洞、丹臺,《白六帖》:‘皆道观也。’”
分類:石洞道观
《國語辭典》:洞察  拼音:dòng chá
观察清楚。《镜花缘》第一二回:「为人父母的,倘能洞察合婚之谬,惟以品行、年貌、门第为重,至于富贵寿考,亦惟听之天命,即日后别有不虞,此心亦可对住儿女,儿女似亦无怨了。」
《國語辭典》:洞晓(洞曉)  拼音:dòng xiǎo
深切知晓。《宋史。卷二八三。丁谓传》:「善谈笑,尤喜为诗,至于图画、博奕、音律,无不洞晓。」
《國語辭典》:洞鉴(洞鑒)  拼音:dòng jiàn
深察。《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南朝梁。简文帝 和会三教诗:「玄机昔未辩,洞鉴资我皇。」
《漢語大詞典》:洞洞
(1).混合貌。《氾胜之书·种穀》:“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挠令洞洞如稠粥。”
(2).混沌无形貌。参见“ 洞洞灟灟 ”。
(3).贯通貌。朱子语类卷六九:“﹝ 程明道 ﹞论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説得来洞洞流转。”
(4).象声词。《西游补》第七回:“只听得地底下洞洞儿一样声音,又不是鐘声,又不是鼓声,又不是金笳声。” 茅盾 《官仓里》:“古书上称赞七弦琴的话太多了,实在琴的声音不好听,崩崩!洞洞!像弹棉花。”
恭敬虔诚貌。礼记·礼器:“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皇夏乐》:“耸诚载仰,翘心有慕。洞洞自形,斤斤表步。”
《漢語大詞典》:洞洞灟灟
混沌无定形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诱 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
《骈字类编》:花洞
唐 张籍 灵都观李道士 素书天上字,花洞古时人。
唐 吴融 倒次元韵 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
唐 李中 赠钟尊师游茅山 香入肌肤花洞酒,冷侵魂梦石床云。
唐 沈彬 麻姑山 花洞路中逢鹤信,水帘岩底见龙眠。
唐 温庭筠 女冠子 其二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
宋 柳永 夏云峰 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浔。
《漢語大詞典》:灵洞(靈洞)
(1).犹通达。 南朝 梁武帝 《梦》诗:“色已非真实,闻见皆灵洞。”
(2).指仙洞。 唐 李白 《送李青归华阳川》诗:“日月祕灵洞,云霞辞世人。”云笈七籤卷八十:“灵洞万劫开,一焕诸天文。”
分類:通达仙洞
《骈字类编》:六洞
亦作峒陈书武帝纪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属扬州以安成所部广兴六洞置安乐郡人宋史扬畋传迁大理寺丞知岳州庆历二年湖南猺 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提点本路刑狱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死卒厉众平六洞
《漢語大詞典》:洞视(洞視)
(1).犹透视。 汉 代以来方士所自称的能看见非肉眼所见事物的特异功能。如传说 扁鹊 能隔墙见人, 由吾道荣 能见万里之外的事物等。《〈海内十洲记〉序》:“﹝臣﹞未若陵虚之子,飞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 由吾道荣 ﹞又善洞视, 萧轨 等之败於 江 南,其日, 道荣 言之如目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茅安道:“﹝ 茅安道 ﹞曾授二弟子以隐形洞视之术。” 清 唐孙华 《赠南翔医士王灿英》诗:“惟君洞视见癥结, 长桑 祕録经研磨。”
(2).看透,透彻地了解。 宋 苏轼 《与刘宜翁书》:“先生笔端有口,足以形容难言之妙,而 軾 亦眼中无障,必能洞视不传之意也。” 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吴公私谥贞文议》:“ 吴公 天赋絶人,精识迈古,咀嚌六经以求其道,饜飫百家以尽其用,贯穿该博,洞视当世。” 明 徐渭 《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人各有心,难可洞视。”
《國語辭典》:山洞  拼音:shān dòng
1.山的洞穴。唐。刘得仁 题王处士山居诗:「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走到天晚,只听得山洞里大吼一声,又跳出一只老虎来。」
2.贯穿山脉的隧道。如:「火车过山洞,窗外景致瞬间变成一片漆黑。」
《漢語大詞典》:洞庭春
见“ 洞庭春色 ”。
《漢語大詞典》:洞庭春色
(1).酒名。以黄柑酿就。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诗序:“ 安定郡王 ( 赵世準 )以黄甘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絶。” 宋 晁补之 《一丛花·谢济倅宗室令剡送酒》词:“应怜肺病 临邛 客,寄洞庭春色双壶。”亦省作“ 洞庭春 ”。 金 完颜璟 《生查子·软金杯》词:“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 明 张简 《醉樵歌》:“月里僊人不我嗔,特令下饮洞庭春。”
(2).词碑名。即《沁园春》。详“ 沁园春 ”。
分類:酒名黄柑
《漢語大詞典》:洞霄宫
道观名。在今 浙江省 馀杭县 南 大涤 天柱 两山之间。 汉 元封 (前110-前105年)时为祈福之处。 唐 建 天柱观 , 宋 大中祥符 五年(1012年)改为今名。 元 末毁, 明 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 宋 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 临安府 洞霄宫 系衔。 元 邓牧 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当地宫观、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颇详。 宋 苏轼 《相视新河次张秉道韵》:“一菴閒卧 洞霄宫 ,井有丹砂水长赤。” 明 无名氏 《赠书记·雪冤邀宠》:“今置尔提举 洞霄宫 ,用警官邪,以昭公论。”
《骈字类编》:洞外
宋 苏轼 和芝上人竹轩 洞外复空中,千千万万同。
《骈字类编》:洞微(洞微)
云笈七签西方七气素天真文赤一名金真宝明洞微篇一名西山神咒一名八威召龙文
又素问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 新论昔尧设招諌之鼓舜树诽谤之木汤立司过之士武王置诫慎之鼗以圣哲之神鉴穷机洞微非有毫釐之谬也犹设广听之术开嘉言之路岂不贻厥将来表正言之益耶
《漢語大詞典》:曹洞
见“ 曹洞宗 ”。
《國語辭典》:曹洞宗  拼音:cáo dòng zōng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师徒所创。属南宗青原法系。思想承石头希迁即事而真的见解,也就是从个别事物上,显现本然无别的理体。到良价从而发展五位君臣的说法。本寂则是大振曹洞宗风的人。此后此宗风行天下。南宋日僧道元入宋,从如净禅师受法,为日本曹洞宗之始。在禅宗五家中,只有曹洞宗和临济宗法脉不绝,直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