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观之,则无足取也。若以道眼观之,则形不足而意有餘矣。”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
(2).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开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后来风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离开道眼,我们就在荒草甸子里转游开了。”
(3).办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个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烟消火灭。”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来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梁斌 《播火记》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连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儿越走越窄,窄到挤不过身子去了。”
(5).言外之意。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一:“ 雨来 听出 铁头 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
《漢語大詞典》:动微(動微)
洞察精微。陈书·虞荔传:“将军运动微之鉴,折从衡之辩,策名委质,自託宗盟,此将军之妙筭远图,发於衷诚者也。”
分類:洞察精微
《國語辭典》:心镜(心鏡)  拼音:xīn jìng
如明镜般清净光明,可以揽照万象的心。《晋书。卷七五。王湛等传。史臣曰》:「国宝检行无闻,坐升彼相,混暗识于心镜,开险路于情田。」
《國語辭典》:见小(見小)  拼音:jiàn xiǎo
1.能够看见别人所不注意的细微事物。《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见小闇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
2.所见不广。如:「他平日不多充实,视短见小,难怪部下不服他。」
《漢語大詞典》:通微
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色平而畼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吾能通微,预知子高良,故谩矜子,以短而欲乱子言。” 明 张居正 《赠毕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
《漢語大詞典》:渊鉴(淵鑒)
洞察,明察。《魏书·甄琛传》:“伏惟陛下纂圣前暉,渊鉴幽慝,恩断近习,宪轨唯新。”
分類:洞察明察
《漢語大詞典》:洞冥
(1).洞察昏暗之处。比喻目光锐利,看得深远。 汉 陆贾 新语·术事:“登高及远,达幽洞冥。”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文成 作师,通幽洞冥…… 武关 是闢, 鸿门 是寧。”《隋书·音乐志中》:“韜光戢耀,贯幽洞冥。”
(2).通晓鬼神之道。晋书·艺术传论:“ 什 ( 鳩摩罗什 )既兆见星象, 澄 ( 佛图澄 )乃驱役鬼神,并通幽洞冥,垂文阐教。”
(3).指幽深之处。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怀重规於絳宫,潜九光於洞冥。”
(4).志怪小说集洞冥记的省称。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 漆园 ,怪诞之説,滥觴乎《洞冥》。”
《漢語大詞典》:镜机(鏡機)
洞察幽微。语本《文选·曹植〈七启〉序》:“於是 镜机子 闻而将往説焉。” 李善 注:“镜机:镜,照;机,微也。” 晋 郑丰 《答陆士龙诗·中陵》:“沉仁育物,玄聪镜机。” 唐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诗:“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下:“《解嘲》《客难》《宾戏》之篇衍其绪,镜机、玄微、冲漠之类濬其途。”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温犀
晋书·温峤传:“﹝ 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后以“温犀”比喻洞察一切的才识。 唐 黄滔 《谢试官》:“而 滔 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 禰 鶚,大惧 温 犀。”《绿野仙踪》第四八回:“大老爷和 温 犀 秦 镜一般,远近百姓十数万人,那一个不传説大老爷听断如神。”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如铸 禹 鼎,如燃 温 犀,罔两么魔,全形毕现。”
分類:洞察才识
《漢語大詞典》:烛察(燭察)
明察,洞察。韩非子·孤愤:“重人不能忠主而进其仇,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
分類:明察洞察
《漢語大詞典》:预烛(預燭)
事先洞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 阿逆 ( 阿睦尔撒纳 )志不在此,上预烛其情,甫出兵,即密諭 班公 ( 班第 )示以分封四汗之意,以消其妄念。”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台湾之役:“ 和相 晏见奏之,上亦预烛 青 ( 常清 )必僨事。”
分類:事先洞察
《漢語大詞典》:体温表(體温表)
即体温计。亦比喻善于洞察他人思想情绪变化的人。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好干部连他的每个战士睡下说什么梦话,怎样磨牙统知道。好的干部是战士思想情绪的体温表。”
《漢語大詞典》:通幽洞灵(通幽洞靈)
通晓、洞察幽冥灵异之事。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尚辨天意,犹测地情。况我神造,通幽洞灵。”
《漢語大詞典》:通幽洞冥
通晓、洞察幽冥之事。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文成 作师,通幽洞冥。”云笈七籤卷五三:“通幽洞冥,吞嚥九灵。”
《國語辭典》:通幽洞微  拼音:tōng yōu dòng wéi
通晓细微而幽深的道理。《五灯会元。卷四。白居易侍郎》:「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