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8,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泽潞
沛泽
粉泽
下泽车
布泽
陂泽
中泽
先泽
仁泽
芳泽
泽宫
芗泽
泽州
福泽
脂泽
《骈字类编》:泽潞(泽潞)
唐书李德裕传:泽潞节度使刘从谏死,从军子稹擅总留事,以邀节度。德裕曰:泽潞内地,非河朔比,舍而不讨,无以示四方。又白居易传: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兵多则难用,将众则不一。宜诏魏博、泽潞、定、沧四节度,令各守境,以省度支赀饷。
又李宗闵传:会昌中,刘稹以泽潞叛。德裕建言:宗闵素厚从谏,今上党近东都,乃拜宗闵湖州刺史。 五代史梁太祖纪:光化二年,李克用取泽、潞。宋史太祖纪:建隆元年,南唐进白金,贺平泽、潞。
又李崇矩传:宋初,李筠叛,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以所部攻大会砦,拔之。改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
又石守信传:泽、潞平,以功加同平章事。元史王玉传:从攻泽、潞诸州,独潞州坚壁不下,玉力战,流矢中左目,竟拔其城。 张说拨川郡王神道碑:一自公之拔身向化,首变华风,泽潞之间,如见我州矣。 韩愈平淮西碑:明年,平夏,又明年,平蜀,又明年,平江东,又明年,平泽潞。
《國語辭典》:沛泽(沛澤)  拼音:pèi zé
1.草木丛生的水泽,常为禽兽栖隐的地方。《公羊传。僖公四年》:「于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中。」《孟子。滕文公下》:「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2.指古代的沛邑大泽。相传是汉高祖斩白蛇的地方。汉。班彪 王命论:「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蛇分沛泽,翌唐运以开基。」
《國語辭典》:粉泽(粉澤)  拼音:fěn zé
一种化妆品。引申为妆饰、修饰。唐。上官仪劝封禅表〉:「敷礼义之粉泽,既而睿德潜通。」
《國語辭典》:下泽车(下澤車)  拼音:xià zé chē
一种短毂的车子。适于在沼泽地行驶。《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诗:「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简称为「下泽」。
《骈字类编》:布泽(布泽)
晋书郭璞傅:今皇孙载育,天固灵基。黔首颙颙,实望惠润。又岁涉午位,金家所忌。宜于此时崇恩布泽,则火气潜消,灾谴不生矣。
《漢語大詞典》:陂泽(陂澤)
湖泽。 汉 桓宽 盐铁论·贫富:“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丘阜之木不能成宫室。” 宋 王安石 《三圣人》:“以圣人观之,犹 泰山 之於岗陵,河海之於陂泽。” 清 陈维嵩 《应天长·红友约余辈重游石亭》词:“寺桥阁雨,山馆弄晴,重游向时陂泽。”
分類:湖泽
《漢語大詞典》:中泽(中澤)
(1).沼泽之中;草泽之中。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集于中泽。” 毛 传:“中泽,泽中也。”《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出游 少源 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
(2).喻困境。 清 魏源 《默觚·治篇二》:“天下之责望主德也,亦倍于士庶乎!高明之瞰者千计,中泽之嗷者亿计,敌国肘腋之环伺者万计,无一瑕玷而可匿也,无一体用而可缺也。”
(3).中等大小的沼泽。周礼·地官·序官:“泽虞,每大泽大藪,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泽中藪,如中川之衡;小泽小藪,如小川之衡。”
《國語辭典》:先泽(先澤)  拼音:xiān zé
先人的德泽。宋。陆游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一○首之九:「先泽傥未衰,岂无五秉粟?」
《國語辭典》:仁泽(仁澤)  拼音:rén zé
仁德恩泽。如:「李老先生一向乐善好施,仁泽广被乡里。」唐。王揆〈长沙六快〉诗:「舟楫通大江,车轮会平陆。昔贤官是邦,仁泽流丰沃。」
分類:仁德恩泽
《國語辭典》:芳泽(芳澤)  拼音:fāng zé
1.比喻美德。语本《楚辞。屈原。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妇女用以润发的香油。后泛指妇女的香气。《列子。周穆王》:「施芳泽,正蛾眉。」《聊斋志异。卷二。阿宝》:「得近芳泽,于愿已足。」
《漢語大詞典》:泽宫(澤宫)
古代习射取士之所。周礼·夏官·司弓矢“泽共射椹质之弓矢”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泽,泽宫也,所以习射选士之处也。”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扬袂入泽宫,鵠心一箭中。” 清 钱谦益 《顺义县知县张国纲授文林郎》诗:“升叙泽宫,綰符赤县。”
分類:习射取士
《國語辭典》:芗泽(薌澤)  拼音:xiāng zé
香气。《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分類:香气
《骈字类编》:泽州(泽州)
明一统志:泽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秦为上党郡高都县地。汉为上党、河东二郡地。后魏置建兴郡,治高都城,兼置建州。北齐又置长平、高都二郡。后周并为高平郡。隋废郡,改建州为泽州,治丹川县。唐初复改置建州,寻废建州,又置泽州,治端氏县。天宝初,改为高平郡。乾元初,复为泽州 颜真卿帖:泽州著绩于本朝。
《國語辭典》:福泽(福澤)  拼音:fú zé
幸福和秩禄。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國語辭典》:脂泽(脂澤)  拼音:zhī zé
1.滑腻有光泽。《列子。汤问》:「沐浴神瀵,肤色脂泽。」
2.脂粉、香油等化妆用品。《韩非子。显学》:「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纪》:「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