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指名  拼音:zhǐ míng
明白而直接的指出名字。《红楼梦》第六八回:「连官场中都知道我利害吃醋,如今指名提我,要休我。」
《漢語大詞典》:属耳(屬耳)
(1).以耳触物。常谓窃听。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郑玄 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於壁而听之者。”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宰相又於便殿论之,后属耳於屏风后。”参见“ 属垣有耳 ”。
(2).注意倾听。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嫺进对,尤善述前事……皇太子、诸王闻者,莫不属耳忘倦。”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属耳听鸎鸣,流目翫儵鱼。” 宋 岳珂 桯史·郑广文武诗:“ 广 矍然起于坐,曰:‘ 郑广 麤人,欲有拙诗白之诸官,可乎?’众属耳。乃长吟。”
《國語辭典》:属垣有耳(屬垣有耳)  拼音:zhǔ yuán yǒu ěr
以耳附墙,窃听他人谈话。语本《诗经。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國語辭典》:监视(監視)  拼音:jiān shì
1.监临视察。《北史。卷七。齐显祖文宣帝本纪》:「有司监视,必令丰备。」《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郭世广使人赍赍至三大王府里,辩看了来文。又差人来监视。」
2.对于人物或场所实施暗地观察,以便明瞭其活动和目的,而利侦查的进行。
《國語辭典》:耸听(聳聽)  拼音:sǒng tīng
用新奇的言论使人吃惊。如:「危言耸听」。
《漢語大詞典》:引来
由某种吸引力而集合,集拢,集中,收集。例如:气球放出时引来了一小群观众。
引起注意而走过来。例如:这煤油灯…一定会将几英里内任何杀人的红皮肤印第安人引来。
《國語辭典》:谛听(諦聽)  拼音:dì tīng
仔细的听。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当时户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國語辭典》:张志(張志)  拼音:zhāng zhì
1.体统、模样。《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你莫道,没这样儿。苦欺它道没张志!」也作「张致」、「张智」。
2.主张、主见。《宋元戏文辑佚。三负心陈叔文》:「只为我女没张志,落得自己忧。」
《國語辭典》:过节(過節)  拼音:guò jié
1.度过节日。宋。陆游 辛酉冬至诗:「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2.在节日庆贺作乐。《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这日是五月初三,却好庄濯江家送了一担礼来与少卿过节。」
3.嫌隙纠纷。如:「他们之间有很深的过节,很难让他们抛弃恩怨,彼此合作。」
《漢語大詞典》:不检(不檢)
谓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説这 魏生 年少不检,不宜居清要之职,降处外任。” 明 方孝孺 《绿畴轩记》:“清言宏议者,荡而不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世成:“ 金世成 , 长山 人。性不检。忽出家作头陀。” 李劼人 《大波》第八章一:“ 彭绅 怎敢毁谤朝廷,那是他一时不检,失了言。”
《國語辭典》:暗处(暗處)  拼音:àn chù
1.黑暗的地方。如:「不要常往暗处走。」
2.秘密的地方。如:「人在暗处,你在明处,要小心防备。」
《國語辭典》:策略  拼音:cè lüè
计画。三国魏。曹植 征蜀论:「今将以谋谟为剑戟,以策略为旌旗,师徒不扰,藉力天师。」
《國語辭典》:注视(注視)  拼音:zhù shì
集中视线,凝目而望。《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也作「注目」。
《國語辭典》:不经意(不經意)  拼音:bù jīng yì
不注意、不留神。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一。粉本》:「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
《國語辭典》:招风(招風)  拼音:zhāo fēng
1.把风引来。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宋。张舜民〈纨扇〉诗:「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
2.惹人注意而招致是非。如:「你这种争强好斗的个性,是很容易招风的。」
《漢語大詞典》:捡点(撿點)
(1).查点,查看。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袁了凡》:“皆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默默捡点。”
(2).注意约束,使之合乎规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唐 以来,皇子不兼师傅官,以子不可为父师也。其后失於捡点,乃有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