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80,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泥封
泥土
丸泥
泥丸
泥泞
障泥
尘泥
泥香
泥人
泥滑滑
泥淖
无泥
红泥
泥蟠
泥牛
《國語辭典》:泥封  拼音:ní fēng
古人公私简牍大都写在竹简、木札上,封发时多用绳索捆绑,而在绳的打结处封以黏土并加印于上,以防私拆,称为「泥封」。
《國語辭典》:封泥  拼音:fēng ní
古人未有纸时,以简素传递信息,为防私拆,在绳结开启处,以泥封紧,加盖印章,故称为「封泥」。其残存者,对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颇有助益,如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家丞」封泥。
《國語辭典》:泥土  拼音:ní tǔ
1.土壤、泥地。唐。白居易〈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2.黏土。
《國語辭典》:丸泥  拼音:wán ní
1.一粒泥丸。《抱朴子。外篇。备阙》:「弹鸟,则千金不及丸泥之用;缝缉,则长剑不及数寸之针。」
2.汉代王元说服隗嚣守兵函谷关东拒刘秀,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见《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后比喻封守要塞。宋。陆游〈书悲〉诗:「何当受诏出,函谷封丸泥。」
《國語辭典》:泥丸  拼音:ní wán
1.用泥土捏制的弹丸。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然用之弹,曾不知泥丸。」
2.道家以人体为小天地,各部分均附以神名,脑神称为「精根」,字泥丸。故后世称头为「泥丸」。
3.比喻极少的军队。清。曹贞吉 满庭芳。太华垂旒词:「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
《漢語大詞典》:泥洹
即涅槃。 晋 无名氏 《正诬论》:“善入泥洹,不始不终,永存绵绵。”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天竺 诸国,自是以南,皆为中国……泥洹以来,圣众所行,威仪法则相承不絶。”参见“ 涅槃 ”。
分類:涅槃
《國語辭典》:泥泞(泥濘)  拼音:ní nìng
雨后地上水与土混杂沾濡。《文选。左思。吴都赋》:「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泞。」唐。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泉源泠泠杂远狖,泥泞漠漠饥鸿鹄。」
《國語辭典》:障泥  拼音:zhàng ní
位在马鞯两旁下垂的马具,用来挡避泥土,所以称为「障泥」。北周。庾信〈杨柳歌〉:「连钱障泥渡水骑,白玉手板落盘螭。」宋。苏轼 西江月。照野瀰瀰浅浪词:「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漢語大詞典》:尘泥(塵泥)
(1).犹尘土。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三:“尘泥翳泉井,荆棘败禾粟。”
(2).喻卑下。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分類:尘土卑下
《骈字类编》:泥香
元 方澜 春日遣怀 泥香燕嘴草,路煖马蹄尘。
《國語辭典》:泥人  拼音:ní rén
用泥土塑成的人偶。《西游记》第三九回:「那一指,就使个定身法,众官俱莫能行动。真个是校尉阶前如木偶,将军殿上似泥人。」也称为「泥孩儿」、「泥娃娃」。
《漢語大詞典》:泥滑滑
(1).竹鸡的别名。因其鸣声如此,故名。 宋 王安石 《送项判官》诗:“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竹鸡:“ 蜀 人呼为鷄头鶻,南人呼为泥滑滑,因其声也。”
(2).泥泞。 元 萨都剌 《道中漫兴》诗之二:“竹溪泥滑滑,榕树雨萧萧。” 明 高启 《雨中闲卧》诗:“多少人愁泥滑滑,晓衝风雨客途中。” 朱自清 《外东消夏录》:“那时节真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路相当好,有点泥滑滑,却不致于‘行不得也哥哥’。”
分類:泥泞鸣声
《國語辭典》:泥淖  拼音:ní nào
1.烂泥浆区。如:「大雨过后,乡村的道路一片泥淖。」宋。王安石〈次前韵寄杨德逢〉诗:「翻然陂路长,泥淖困臧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旋风暴作,三马皆惊逸不可止。不趋其家而趋县城,飞渡泥淖,如履康庄。」
2.比喻困境、麻烦。如:「他目前正陷身泥淖,业务无法推展。」明。陈宗之〈汉道〉诗:「如何盛明世,栖栖泥淖中。」
《漢語大詞典》:无泥(無泥)
(1).犹言无丸泥之固。谓难以固守。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 洛阳 未復, 函谷 无泥。旋驾 金陵 ,方膺天眷。”
(2).不沾泥土。形容洁净。 唐 杜甫 《奉答严中丞雨中见忆》诗之二:“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洗无泥。” 宋 苏轼 《留题仙游潭》诗:“青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骈字类编》:红泥(红泥)
唐 花蕊夫人徐氏 宫词 其四十一 楼西别起长春殿,香碧红泥透蜀椒。
《國語辭典》:泥蟠  拼音:ní pán
蟠屈于泥涂之中。比喻不得志。《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中遭倾覆,龙德泥蟠。」《文选。班固。答宾戏》:「故夫泥蟠而天飞者,应龙之神也。」
分類:困厄
《國語辭典》:泥牛  拼音:ní niú
泥土所做的牛。古时于立春日造泥牛,举行一定的仪式,以祈求丰收。参见「春牛」条。春祭祀。」
《國語辭典》:泥牛入海  拼音:ní niú rù hǎi
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海中,立刻瓦解。比喻一去不复返。《五灯会元。卷一六。灵岩圆日禅师》:「九年面壁空劳力,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海无踪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此时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永无消息。」
分類: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