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成式
(1).旧有的法规。书·毕命:“子孙训其成式惟乂。” 孔 传:“言后世子孙顺公之成法惟以治。” 唐 白居易 《除裴武太府卿制》:“以遵成式,无使改易,谨而守之,斯为称职。”
(2).一定的格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 清 冯桂芬 《覆庄卫生书》:“惟碑版之作,前贤成式俱在,身处后代,不宜偭规矩而改错,故金石不妨言例,而他文不可言义法。”
分類:格式法规
《國語辭典》:官法  拼音:guān fǎ
国家的法律、法规。同今日的行政法规。《管子。七法》:「百匿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你奸拐了人家使女,犯著官法,若不是我替你遮盖,怕老爷不会打折你的狗腿!」
《漢語大詞典》:条格(條格)
(1).条例,法规。 南朝 梁武帝 《赎刑诏》:“金作赎刑,有闻自昔……可依 周 、 汉 旧典,有罪入赎,外详为条格,以时奏闻。” 宋 苏轼 《赐范百禄辞免恩命不允诏》:“夫以天官之贰,治夏卿之选,簿书繁重,条格纷委,苟非其人,则士之失职而无告者多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热审减刑》:“先辈有‘不可打’条格, 鸿 记忆不详,姑以愚意而妄增之,以俟仁人君子鉴定焉。”
(2).指拟定出条规。 南朝 梁 沈约 《南郊恩诏》:“京师三县尤穷之民,详加賑恤,主者速条格施行。”
《漢語大詞典》:仪矩(儀矩)
仪法规矩。 秦 李斯 《碣石刻石》:“羣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三国 魏 曹植 《鹖赋》:“甘沉陨而重辱,有节士之仪矩。”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 齐 魏 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 清 恽敬 《与纫之论文书》:“吾宗之能学者不数人,能学而行復有仪矩者益不数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剪辫,却并非因为我是 越 人, 越 在古昔,‘断发文身’,今将效之,以见先民仪矩,也毫不含有革命性。”
《漢語大詞典》:令则(令則)
指美好而合于礼法规范的品德。 唐 刘禹锡 《代慰义阳公主薨表》:“伏以公主妍姿令则,冠絶天人。稟教皇宫,已挺柔嘉之德;降嬪卿族,益彰贞粹之仪。”
《国语辞典》:茶法  拼音:chá fǎ
旧时徵收茶税的法规。
《漢語大詞典》:学法(學法)
(1).学习法律。汉书·于定国传:“ 定国 少学法于父,父死,后 定国 亦为狱吏。”
(2).学校的法规。 宋 叶适 《学校》:“三代、 汉 儒,其言学法盛矣,皆人耳目之所熟知,不復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学官申严祖宗学法,诸生或怙终不悛,自畔名教,必正宪典。仍令三学立石。”
《國語辭典》:道揆  拼音:dào kuí
以义理度量事物产生的准则。《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列传七。魏了翁》:「宜察时几而共天命,尊道揆而严法守,集思广益,汲汲图之。」
《漢語大詞典》:冒法
违犯法规。新唐书·食货志四:“亭户冒法,私鬻不絶。”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 东坡 进策有‘一官三人共之’之説……莅官之日少,闲居之日长,而士大夫至於冒法,况今一官而五、六人共之耶?”
《漢語大詞典》:法正
(1).法政;法制。荀子·性恶:“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杨柳桥 诂:“法正,犹法政也。”荀子·性恶:“凡 禹 之所以为 禹 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2).礼法规矩。《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高柴 ﹞为人篤孝而有法正。”
《国语辞典》:子法  拼音:zǐ fǎ
凡由母法中引申而出,或补充母法的法规。其形式不一,可定名为法、律、条例或通则。子法所规定的事项不可超越母法,更不可违反母法精神。
《漢語大詞典》:天仪(天儀)
(1).谓天之光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孝奏天仪,若日月光。”宋书·律历志下:“七政致齐,实谓天仪。”
(2).指天子的容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軫,天仪降藻舟。” 吕向 注:“神、天,皆谓帝也……仪,容仪也。”
(3).上天规定的法度。云笈七籤卷八十:“奉承教旨,具依天仪,长斋千日。”此指道教的法规。
《國語辭典》:功令  拼音:gōng lìng
1.古时国家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法令。《儒林外史》第四○回:「这是朝廷功令,又不是你不肖花消掉了。」
《漢語大詞典》:司契
(1).掌握契据。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任继愈 注:“司契的人,只凭契据来收付,所以显得从容。”
(2).掌管法规。文选·左思〈魏都赋〉:“上垂拱而司契,下缘督而自劝。” 李周翰 注:“上则垂衣拱手,执法契以御天下。”新唐书·刘蕡传:“朕闻古先哲王之治也,玄默无为,端拱司契。”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法律治民,不如无为之化,上有司契,则其埶亦互相牵连,不可中止。”
(3).谓文词能恰切传情达意。 晋 陆机 《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紜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以为匠,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 明 张居正 《种莲子戊午稿序》:“盖天禀超軼,有兼人之资,得司契之匠,其所著述,虽不效文士踵躡陈蹟,自不外於矩矱。”
《漢語大詞典》:天法
(1).上天的法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
(2). 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