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1,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仪度
法义
永制
典要
天法
无检
检括
仪法
雅似
祭典
周法
无尽灯
择言
奢僭
旧常
《漢語大詞典》:仪度(儀度)
(1).浑天仪的度数。用以测日月星辰的行度。东观汉记·明帝纪:“登灵臺,正仪度。”后汉书·律历志中:“当据仪度,下参晷景。”《后汉书·明帝纪》:“朕奉郊祀,登灵臺,见史官,正仪度。” 李贤 注:“仪谓浑仪,以铜为之,置於灵臺,王者正天文之器也。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
(2).礼仪法度。 宋 曾巩 《光禄少卿晁公墓志铭》:“ 閭丘 夫人为身治家,皆应仪度。”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宏词人世号选定两制,其初为职事官,养岁月,熟仪度而已。”
(3).仪容风度。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盖秩满来府,始获拜之,仪度表表,望而知其不凡。” 明 李东阳 《侍读陆公行状》:“﹝ 陆鉞 ﹞敷纳详恳,仪度庄飭。”明史·王观传:“﹝ 王观 ﹞性耿介,仪度英伟,善谈论。”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卷三:“ 高宗 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乃曰:‘若辈中安得此解人?’”
《漢語大詞典》:法义(法義)
法度义理。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之为其臣也,皆思小利而忘法义。”《韩诗外传》卷四:“封 黄帝 之子十九人,非法义也。” 宋 叶适 《黄观复墓志铭》:“应事必於法义,虽足以通於变故仓猝,不用也。”
分類:法度义理
《漢語大詞典》:永制
永久的法度。南齐书·武帝纪:“远近诸州输钱处,竝减布直,匹准四百,依旧折半,以为永制。”北史·李彪传:“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至 孝武 时,稍復下狱。良由 孝文 行之当时,不为永制故耳。”
分類:永久法度
《國語辭典》:典要  拼音:diǎn yào
1.典雅简要。《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因事以明臧否,致有典要。」
2.准则、标准。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不可恃为典要。」
《漢語大詞典》:天法
(1).上天的法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
(2). 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
《漢語大詞典》:无检(無檢)
(1).没有法度标准。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王制政令,诚宜齐一。夫衡量小器,犹不可使往往而有异,况人士之格,而可参差而无检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
(2).不检点。谓行为不拘礼法,没有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余愿世人改其无检之行,除其骄吝之失。”晋书·高光传:“子 韜 ,字 子远 ,放佚无检。”新唐书·李安远传:“ 安远 少无检,与博徒游,至破产。”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山阴人》:“ 许 素轻薄无检,又为物色夸眩,意甚悦之。”
《國語辭典》:检括(檢括)  拼音:jiǎn guā
1.检点约束。《文选。刘琨。答卢谌诗》:「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
2.法度、规矩。《抱朴子。外篇。崇教》:「驱之于直道之上,敛之乎检括之中。」
3.检查、清查。《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江子四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二十八。玄宗开元九年》:「监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请加检括。」
《漢語大詞典》:仪法(儀法)
亦作“ 仪灋 ”。 礼仪法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灋,不犯之以邪。”史记·叔孙通列传:“ 高帝 乃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 宋 苏舜卿 《上杜侍郎启》:“然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 清 恽敬 《书〈三国志〉后》:“然 蜀 用 汉 仪法,无志、表亦传;若 吴 魏 之制皆不传矣,此夺之至也。”
《漢語大詞典》:雅似
雅正,符合法度。似,助词,无义。荀子·赋:“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 梁启雄 释引 刘师培 曰:“似训为象,説文又训为若,广雅故似为语词,与‘如’‘若’同观。雅似犹言雅如也,特易如为似以叶韵耳。”
《國語辭典》:祭典  拼音:jì diǎn
1.祭祀的礼仪法度。《礼记。月令》:「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脩祭典。」
2.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国语。楚语上》:「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
《漢語大詞典》:周法
周 代的法度、礼制。国语·郑语:“ 周 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诗·王风·大车序“故陈古而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 唐 孔颖达 疏:“《檀弓》曰:‘合葬非古也,自 周公 以来,未之有改。’然则 周 法始合葬也。”国语·周语下“ 厉 始革典,十四王矣” 三国 吴 韦昭 注:“ 厉王 无道,变更 周 法。”
分類:法度礼制
《漢語大詞典》:无尽灯(無盡燈)
佛教语。谓以一灯点燃千百盏灯。比喻以佛法度化无数众生。《维摩经·菩萨品》:“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説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唐 张说 《游龙山静胜寺》诗:“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宋 陆游 《别建安》诗之一:“信缘不作痴窠窟,即是吾家无尽灯。”
《漢語大詞典》:择言(擇言)
(1).选择适当的话。国语·晋语九:“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战国策·魏策二:“酒酣,请 鲁君 举觴。 鲁君 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 仪狄 作酒而美,进之 禹 。 禹 饮而甘之,遂疏 仪狄 ,絶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雋雅雍容之度,即使生为僕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九章:“他高兴时候,也和烦恼时候一样,有点口不择言的。”
(2).败言或不合法度的议论。择,通“ 殬 ”。书·吕刑:“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孙星衍 疏:“择为殬假借字。説文云:‘殬,败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殬、斁、择古音竝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言必敬必戒,罔或有败言出乎身也。”
《漢語大詞典》:奢僭
谓奢侈逾礼,不合法度。汉书·成帝纪:“方今世俗奢僭罔极……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綺縠,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埋过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佗 虽奢僭,慎终其身,乃令后人不知其处。”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平章政事 完颜白撒 以内族位将相,尤奢僭。尝起第西城如宫掖然。”清史稿·圣祖纪一:“帝王致治,在维持风化,辨别等威。比来官员服用奢僭,竞相效尤。其议禁之。”
《漢語大詞典》:旧常(舊常)
(1).昔日的法度。国语·楚语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使復旧常,无相侵瀆。”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经术已不行于王路,丧祭尚在,冠昏朝覲,犹弗能替旧常,故议礼之文亦独至。”
(2).从前的常态。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为文词一旦奇伟骤长,不类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