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法制  拼音:fǎ zhì
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
《国语辞典》:法制局  拼音:fǎ zhì jú
隶属于国务院的机关单位。民国初期专职草拟法律条例等事项。
《漢語大詞典》:宗法制
见“ 宗法制度 ”。
分類:宗法制
《漢語大詞典》:宗法制度
亦称“ 宗法制 ”。 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 周 代逐渐完备。 周王 称天子,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他们的职位由嫡长子继承。这些世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他们掌握自己范围内的军政大权和本族财产,负责本族的祭祀,管理本族的成员,同时代表贵族统治和剥削人民。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朝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利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确立了一套比 商 代更加系统的宗法制。在宗法制下,宗族中分为大宗、小宗。 周 天子自称是上帝的长子,天下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而各同姓诸侯国则为小宗。诸侯对天子说是小宗,但在其国内则是大宗。王位和诸侯国君位一般都是由嫡长子世袭。宗法制不仅应用于 周 室的同姓间,而且和异姓诸侯间也有关系。 周 制,同姓不通婚姻,而异姓间则互为婚媾,所以 周 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奴隶主贵族就通过宗法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统治网。”
《漢語大詞典》:宗法制度
亦称“ 宗法制 ”。 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 周 代逐渐完备。 周王 称天子,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他们的职位由嫡长子继承。这些世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他们掌握自己范围内的军政大权和本族财产,负责本族的祭祀,管理本族的成员,同时代表贵族统治和剥削人民。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朝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利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确立了一套比 商 代更加系统的宗法制。在宗法制下,宗族中分为大宗、小宗。 周 天子自称是上帝的长子,天下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而各同姓诸侯国则为小宗。诸侯对天子说是小宗,但在其国内则是大宗。王位和诸侯国君位一般都是由嫡长子世袭。宗法制不仅应用于 周 室的同姓间,而且和异姓诸侯间也有关系。 周 制,同姓不通婚姻,而异姓间则互为婚媾,所以 周 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奴隶主贵族就通过宗法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统治网。”
《分类字锦》:法制火毬
武编法制火毬以诸般毒药和火器为之毬碎而火不息火散而烟不灭此宜于水攻破敌而烧舟楫者也
分类:火攻
《國語辭典》:文法  拼音:wén fǎ
1.文词、文句的结构规则。《红楼梦》第五三回:「别看文法,只取个吉利罢了。」《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学上三年,英国话居然也能够说几句将就的,文法也懂得些。」
2.文书法令。《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好兴事,舞文法。」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秦之御史,职主文法;汉置中丞,总司按劾。」
《國語辭典》:帝制  拼音:dì zhì
1.皇帝的仪仗体制。《史记。卷一一三。南越传》:「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唐。王勃 倬彼我系诗:「爰述帝制,大蒐王道。」
2.帝王所订定的制度。《宋书。卷四四。谢晦传》:「参谋猷于创物,赞帝制于宏纲。」
3.君主专制政体,称为「帝制」。
《漢語大詞典》:法正
(1).法政;法制。荀子·性恶:“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杨柳桥 诂:“法正,犹法政也。”荀子·性恶:“凡 禹 之所以为 禹 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2).礼法规矩。《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高柴 ﹞为人篤孝而有法正。”
《漢語大詞典》:文宪(文憲)
(1).礼法;法制。文选·张华〈答何劭诗〉:“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 李周翰 注:“宪,法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公干 以失敬罹罪。 文帝 问曰:‘卿何以不谨於文宪?’ 楨 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疎。’” 唐 皎然 《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诗:“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
(2).指书法。《晋书·索靖传》:“於是多才之英,篤艺之彦,役心精微,耽此文宪。”
《漢語大詞典》:直绳(直繩)
(1).正直如绳墨。晋书·李胤传:“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百官惮之。”南史·褚玠传:“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 唐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诗:“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
(2).指正直的人。 唐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诗:“投足经危路,收才遇直绳。”
(3).以法制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直绳则亏丧恩旧,橈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北史·裴延儁传:“ 延儁 在臺阁,守职而已,不能有所裁断直绳也。” 宋 曾巩 《待制王尧臣知单州制》:“无直绳肃下之谊,有浮言罔上之迹。”
(4).喻法制。北史·李彪传论:“逮於直绳在手,厉气明目,持坚无路,末路蹉跎。”魏书·高恭之传:“ 道穆 外秉直绳,内参机密,凡是益国利民之事,必以奏闻。”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國語辭典》:政法  拼音:zhèng fǎ
1.法制、法规。汉。荀悦《前汉纪。卷五。惠帝纪》:「其或犯逾之者,则绳以政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苟观察前两年上了一条陈给制台,是讲理财的政法。」
2.政治和法律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宪制(憲制)
法制。晋书·孔坦传:“王命无贰,宪制宜信。”《魏书·元子思传》:“又皇太子以下违犯宪制,皆得纠察,则令僕朝名宜付御史,又亦彰矣。”
分類:法制
《漢語大詞典》:宪式(憲式)
法制。《后汉书·胡广传》:“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
分類:法制
《國語辭典》:本末  拼音:běn mò
1.树的主干和枝节。汉。马融 长笛赋:「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彟矩。」唐。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2.事物的根本与细节。《易经。系辞下》:「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史记。卷六。秦始皇纪》:「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3.事情的原委、经过。《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分明说得后唐国祚个本末了。」
4.先后次第。《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顺耳。」
《國語辭典》:节制(節制)  拼音:jié zhì
1.指挥管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自此郓、齐、曹……十四个州府,皆受朱全忠节制。」《西游记》第四○回:「你等既受他节制,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里妖精,叫做甚么名字?」
2.限制不使过度。《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若当真的漫无节制,虽然无罪,身体即要衰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