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源(發源)  拼音:fā yuán
起源、开端。《文选。张衡。南都赋》:「滍、澧、泺、浕,发源岩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
《漢語大詞典》:穷源(窮源)
(1).河流的发源处。 唐 薛能 《黄河》诗:“人间无 博望 ,谁復到穷源?”
(2).穷尽水流的源头。 宋 梅尧臣 《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3).亦作“ 穷原 ”。探寻事物的本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读 横渠 诗,最爱其一篇云:‘学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 中国 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漢語大詞典》:深潭
深水池。亦指河流中水极深而有回流处。《淮南子·原道训》:“﹝ 舜 ﹞钓於 河 滨,朞年,而渔者争处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 高诱 注:“深潭,回流饶鱼之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资水:“此县之左右,处处有深潭。渔者咸轻舟委浪,謡咏相和。”
《國語辭典》:河渠  拼音:hé qú
河水和渠道,泛指水道。史记有河渠书,专门记载水利设施等事项。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小尹赠答兼命继之〉诗:「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南朝宋。鲍照〈河清颂〉:「鸣禽跃鱼,涤秽河渠,至祥也。」
《漢語大詞典》:陇水(隴水)
河流名。源出 陇山 ,因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 渭水 又东与 新阳 崖水 合,即 陇水 也。东北出 陇山 ,其水西流。”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二:“青溪非 陇水 ,翻作断肠流。” 王琦 注引《陇头歌》:“ 陇 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 秦 川,肝肠断絶。”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 陇水 寂寥传恨, 淮 山宛转供愁。”
《國語辭典》:逆流  拼音:nì liú
1.倒流。《管子。七法》:「不明于决塞,而欲殴众移民,犹使水逆流。」
2.逆水而上。《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
3.比喻阻力。如:「他的新政策,成功化解了公司发展的逆流。」
4.大水泛滥横流。《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河出孟门,大溢逆流。」
《漢語大詞典》:常流
(1).长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司马贞 索隐:“常流,犹长流也。”
(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 索隐:“言 河 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
(3).凡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旧唐书·陆元方传:“ 陆景初 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高 氏世居畎亩,没没于常流,殆与草木共腐。”明史·费震传:“资格为常流设耳,有才能者当不次用之。”
(4).常例。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斯岂非国之大事,不可限以常流者耶?”
《國語辭典》:河道  拼音:hé dào
1.河水流经的通道。多指能通航的河流水道。《元史。卷六四。河渠志一》:「今岁新开闸河,分引浑、榆二河上源之水,故自李二寺至通州三十馀里,河道浅涩。」《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且言贾政扶了贾母灵柩一路南行,因遇著班师的兵将船只过境,河道拥挤,不能速行,在道实在心焦。」
2.清代掌管河务的道台。在清代凡与河务有关的地方均设有河道,如江南淮徐河道驻徐州,淮扬河道驻淮安,山东运河道驻济宁,直隶永定河道驻固安。也称为「河工道」。
《國語辭典》:河口  拼音:hé kǒu
河流的出口。河川流入海洋、湖泊或支流流入主流的地方。《明史。卷八三。河渠志一》:「又三里沟新河口视旧口水高六尺,开旧口有沙淤之患,而为害稍轻。」唐。孟郊〈赠转运陆中丞〉诗:「帆影咽河口,车声聋关中。」
《漢語大詞典》:缟带(縞帶)
(1).犹缟紵。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投章类縞带,佇答逾千金。” 前蜀 韦庄 《再用前韵和薛先辈见寄》:“既闻留縞带,詎肯掷蓍簪。”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跋》:“宛乎縞带之欢,允矣敦槃之盛,此交际之可记者也。”参见“ 縞紵 ”。
(2).白色生绢带。朴质之衣饰。泛指学子之服。礼记·玉藻:“居士锦带,弟子縞带。” 孔颖达 疏:“弟子縞带者,用生縞为带,尚质也。”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初垂縞带,便学长吟。”
(3).用以比喻雪或河流。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随车翻縞带,逐马散银盃。” 元 许谦 《西山万象亭》诗:“百里江流縈縞带,满城居室比鱼鳞。”
《國語辭典》:缟纻(縞紵)  拼音:gǎo zhù
1.白绢与麻衣。《战国策。齐策四》:「后宫十妃,皆衣缟纻,食梁肉。」
2.白绢所制的带子与麻布所制的衣服。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比喻朋友间的相互馈赠。隋。孙万寿〈答杨世子〉诗:「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漢語大詞典》:一支
(1).犹一条。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唐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诗:“ 剑门 千转尽, 巴水 一支长。”朱子语类卷二:“或问天下之山,西北最高?曰:然。自 关中 一支生下 函谷 ,以至 嵩山 ,东尽 泰山 ,此是一支;又自 皤冢 汉水 之北,生下一支,至 扬州 而尽; 江 南诸山,则又自 岷山 分一支以尽乎两 浙 、 闽 、 广 。”
(2).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
(3).一肢。支,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
《漢語大詞典》:浊河(濁河)
混浊的河流。特指 黄河 。史记·苏秦列传:“天时不与,虽有 清济 、 浊河 ,恶足以为固!”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 浊河 秽 清济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河 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是 黄河 兼 浊河 之名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一:“是时已遣 王伦 以二十事使虏,约不称臣,以 浊河 为界。此便是讲和了。”
《國語辭典》:安澜(安瀾)  拼音:ān lán
1.水波平静。比喻天下太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2.清朝河工主管人员在秋汛后,奏报黄河未决口,称为「安澜」。《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堤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國語辭典》:河润(河潤)  拼音:hé rùn
施恩泽于人,如河水之润泽土地一般。《庄子。列禦寇》:「河润九里,泽及三族。」《聊斋志异。卷九。刘夫人》:「生及荆卿常河润之,而终不足供其博赌。」
《漢語大詞典》:瑶水
(1).即 瑶池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至如 夏后 两龙,载驱璿臺之上; 穆满 八骏,如舞 瑶水 之阴。” 刘良 注:“ 瑶水 , 瑶池 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停鸞讌 瑶水 ,归路上鸿天。”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 瑶水 闻遗歌,玉杯竟空言。” 宋 徐积 《管春风》诗:“春风消息苦不远, 瑶臺 、 瑶水 冰霜浅。”参见“ 瑶池 ”。
(2).形容冰雪覆盖的河流。 唐 许浑 《玩残雪寄江南尹刘大夫》诗:“素质添瑶水,清光散玉峯。”
《國語辭典》:瑶池(瑤池)  拼音:yáo chí
1.仙界的天池,传说中在昆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请。后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却待要宴瑶池七夕会,便银汉水两分开。」《西游记》第五回:「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
2.地名。汉车师地,唐置瑶池都护府,后改为金满县,即今新疆阜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