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9,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滇池
池光
凤凰池
上池
盆池
平池
昆池
南池
春池
绿池
蓬池
习家池
深池
陂池
陂池
《國語辭典》:滇池  拼音:diān chí
1.湖泊名。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郊,面积约三百三十平方公里。也称为「昆明池」。
2.县名。参见「滇池县」条。
《骈字类编》:池光
唐 储光羲 晚霁中园喜赦作 池光摇万象,倏忽灭复起。
唐 韦应物 寇季膺古刀歌 阴森白日掩云虹,错落池光动金碧。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 池光漾霞影,晓日初明煦。
唐 李商隐 赠子直花下 池光忽隐墙,花气乱侵房。
《國語辭典》:凤凰池(鳳凰池)  拼音:fèng huáng chí
古代禁苑中池沼,为中书省所在地。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唐。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期大明宫之作〉诗:「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也称为「凤池」。
《漢語大詞典》:上池
见“ 上池水 ”。
《漢語大詞典》:上池水
指凌空承取或取之于竹木上的雨露。后用以名佳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长桑君 ﹞乃出其怀中药予 扁鹊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司马贞 索隐:“案:旧説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取之以和药。” 宋 苏辙 《食鸡头》诗:“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嚥还成沧海珠。”亦省作“ 上池 ”。 宋 苏轼 《次韵钱舍人病起》:“何方一笑千痾散,絶胜 仓公 饮上池。” 元 袁桷 《桐柏观赋》:“上池饮之以洞视,金膏服之而冥搜。” 明 徐献忠 《品惠泉赋》:“品上池之独重,追菊水於頽龄。”
《漢語大詞典》:盆池
埋盆于地,引水灌注而成的小池。用以种植供观赏的水生花草。 唐 韩愈 《盆池》诗之二:“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唐 皮日休 《寒日书斋即事》诗:“盆池有鷺窥苹沫,石版无人扫桂花。”
《骈字类编》:平池
宋 陆游 暮冬夜宴 堂前只尺异气候,冰合平池霜压阶。
《漢語大詞典》:昆池
即 昆明池 。 汉武帝 于 长安 近郊所凿。 宋 已湮没。 隋 江总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玉轴 昆池 浪,金舟 太液 张。” 明 徐渭 《怀陈将军同甫》诗:“铜柱 华 封尽, 昆池 汉 凿空。”
《骈字类编》:南池
南北朝 沈约 八咏诗 其五 夕行闻夜鹤 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
《骈字类编》:春池
唐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唐 白居易 题王侍御池亭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
《韵府拾遗 支韵》:王维诗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
《骈字类编》:绿池(绿池)
唐 李峤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唐 李白 梁园吟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漢語大詞典》:蓬池
(1).古泽薮名。即 逢泽 。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东南, 战国 魏 地,本 逢忌 之薮。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二:“徘徊 蓬池 上,还顾望 大梁 。” 唐 韦应物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诗:“至今 蓬池 上,远集八方宾。” 明 何景明 《黄河篇》:“ 蓬池 已在 梁园 里,啸歌緑水洪波起。”
(2).即 蓬莱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大明宫 蓬莱殿 附近。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荷静 蓬池 鱠,冰寒 郢水 醪。”原注:“每学士初上赐食,皆是 蓬莱池 鱼鱠。” 明 李东阳 《镜川杨淑人寿》诗:“门临 杜曲 天相接,膾出 蓬池 手自调。”
《漢語大詞典》:习家池(習家池)
古迹名。一名 高阳池 。在 湖北 襄阳 岘山 南。晋书·山简传:“ 简 镇 襄阳 ,诸 习氏 荆 土豪族,有佳园池, 简 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阳池 。”后多借指园池名胜。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一:“非寻 戴安道 ,似向 习家池 。” 清 赵翼 《西湖咏古》:“不是行都集冠盖,此湖也只 习家池 。”亦省作“ 习池 ”。 唐 杜甫 《初冬》:“日有 习池 醉,愁来《梁甫吟》。” 宋 曾巩 《高邮逢人约襄阳之游》诗:“未把迂疎笑 山简 ,更须同上 习池 游。”或省作“习家”。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兴欲倾燕馆,欢终到 习 家。”
《漢語大詞典》:深池
指深的护城河。荀子·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荀子·六韬·励军:“高城深池,矢石繫下,士争先登。”
《漢語大詞典》:陂池
见“ 陂陁 ”。
《漢語大詞典》:陂陁
亦作“ 陂阤 ”。亦作“ 陂陀 ”。
1.阶陛。《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陀些。” 王逸 注:“陂陁,长陛也。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陁,一作陀。” 洪兴祖 补注:“陂,音颇。陀,音駞。不平也。文选陂,音波。”文选作“陂陀”。
2.倾斜不平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嶬。” 司马贞 索隐:“登陂陁。陂音普何反。陁音徒何反。”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靡迆 秦 山,陂陀 汉 陵。” 明 张羽 《清口》诗:“陂陀陇亩间,一二羸老翁。” 茅盾 《虹》一:“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
3.(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 温庭筠 《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駘荡云陂陀。”
《國語辭典》:陂池  拼音:pí chí
1.池塘。《书经。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汉。孔安国。传:「泽障曰陂,停水曰池。」《孟子。梁惠王下》:「泽梁无禁。」汉。赵岐。注:「陂池鱼梁不设禁,与民共也。」
2.江旁小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东注太湖,衍益陂池。」李善注引郭璞注:「陂池,江旁小水。」
分類:池沼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