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6,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营求
广求
求仕
苟求
求凰
求书
求心
干求
求诗
求售
求伸
诏求
求索
求和
远求
《國語辭典》:营求(營求)  拼音:yíng qiú
谋求。《书经。说命。序》:「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坐吃山空,将祖上遗下千金家事,看看消下来。」
《漢語大詞典》:广求
广泛地寻求。例如:广求逸书。
《国语辞典》:求仕  拼音:qiú shì
谋求官职。《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二折》:「今来欲往长安求仕,必于老夫门首经过。」
《漢語大詞典》:苟求
任意求得;无原则地求取。《后汉书·朱浮传》:“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 唐 杜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奢而妄取苟求,志气卑辱。”
《國語辭典》:求凰  拼音:qiú huáng
比喻男子求偶。宋。刘克庄风入松。残更难睚抵年长〉词:「绝笔无求凰曲,痴心有返魂香。」《聊斋志异。卷二。婴宁》:「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韵府拾遗 鱼韵》:求书(求书)
赵孟頫诗贫尚典衣贪购画病思弃砚厌求书
《漢語大詞典》:求心
谓玄思冥想,求悟佛理。佛教禅宗认为佛在人心,自省其心性,即可悟道成佛。 宋 苏轼 《海会寺清心堂》诗:“ 南郭子綦 初丧我,西来 达磨 尚求心。” 王十朋 集注引 师民瞻 曰:“ 达磨 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悟道。” 宋 叶适 《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诗:“坐有求心客,骇目不忍看。”
《國語辭典》:干求  拼音:gān qiú
请求。《三国志。卷二四。魏书。王观传》:「爽等奢放,多有干求。」
《漢語大詞典》:求诗(求詩)
(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察风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风、采诗。《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於邑,邑移於国,国以闻於天子。”
(2).谓寻觅诗句。 宋 陆游 《别王伯高》诗:“倾家酿酒犹嫌少,入海求诗未厌深。”
《國語辭典》:求售  拼音:qiú shòu
出售,寻求买主。如:「吉屋求售,意者内洽。」唐。沈既济《任氏传》:「郑子如市,果见一人牵马求售者,眚在左股。」
《漢語大詞典》:求伸
见“ 求信 ”。
《漢語大詞典》:求信
亦作“ 求伸 ”。
(1).企求伸展。信,通“ 伸 ”。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引申为企求施展抱负。《孔子家语·屈节》:“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於义。”
《漢語大詞典》:诏求(詔求)
皇帝下令征求。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故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詔求教宗,则冠其位。” 宋 刘攽 《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常以德选,乃充詔求,夫何妄庸,輒当遴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 宋 淳祐 六年丙午元旦,日蚀,詔求中外直言。”
《國語辭典》:求索  拼音:qiú suǒ
1.寻求。《楚辞。屈原。离骚》:「路曼曼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书。卷七五。眭弘传》:「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
2.要求、索取。《楚辞。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战国策。魏策四》:「以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
《國語辭典》:求和  拼音:qiú hé
请求和平相处。常为战败或情势不利的一方,向对方请求停战。《战国策。赵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若与久战,大损士卒,不若求和安民为上。」
《漢語大詞典》:远求(遠求)
谓远方寻求来的珍异之物。后汉书·崔駰传:“广厦成而茂木畅,远求存而良马縶。” 李贤 注:“远求谓远方珍异之物也。存,犹止息也。言所求之物既止,不资良马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