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3
词典
1
分类词汇
22
共22,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自解
辞去
求解
愤悱
策问
辞满
索解
试题
问疑
三障
上访
治标
禳解
谢玄文
击叩
《國語辭典》:
自解
拼音:
zì jiě
1.自己解说。《战国策。齐策三》:「可以使人说薛公以善苏子,可以使苏子自解于薛公。」唐。
韩愈
〈
与陈给事书
〉:「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
2.自求解脱。《庄子。大宗师》:「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唐。
梁肃
〈
天台法门议
〉:「说法者桎梏于文字,莫知自解。」
分類:
自我
求解
解脱
辩解
解职
自行
作解
解说
脱落
《漢語大詞典》:
辞去(辭去)
(1).辞别而去。
《
战国策·齐策四
》
:“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
孔丛子·独治
》
:“ 叔孙通 遂辞去,以法仕 秦 。” 晋
陶潜
《桃花源记》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2).去世的婉辞。 元
关汉卿
《玉镜台》
第一折:“老身姓 温 ,夫主姓 刘 ,早年辞去,别无儿男。”
(3).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如: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到 上海 谋职。
分類:
辞去
去世
辞别
婉辞
请求
求解
解除
自己
《國語辭典》:
求解
拼音:
qiú jiě
1.请求解除祸难。《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却说汪知县几日间连接数十封书札,都是替卢楠求解的。」
2.求得明白、解悟。南朝宋。
谢灵运
辨宗论
:「同游诸道人,并业心神道,求解言外。」
3.请求解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此间孀妇谢小娥示我十二字谜语,每来寺中求解。」
分類:
请求
求解
解救
解悟
解除
《國語辭典》:
愤悱(憤悱)
拼音:
fèn fěi
郁闷无法舒展。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
:「既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宋。
刘挚
乞重修太学条制疏
:「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分類:
愤慨
积思
怨恨
求解
《國語辭典》:
策问(策問)
拼音:
cè wèn
1.古代一种取士的方式。汉置,大抵分为制策、试策二种。《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帝乃亲临策问,选补郎吏。」
2.卜筮占问。汉。袁康《越绝书。卷一四。越绝德序外传记十八》:「范蠡因心知意,策问其事,卜省其辞,吉耶凶耶?」
分類:
策问
经义
蓍草
占问
政事
试题
设问
要求
求解
解答
试士
《漢語大詞典》:
辞满(辭滿)
旧指官吏任期届满,自求解退。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 唐
温庭筠
《赠袁司录》
诗:“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覆枝。”参见“ 秩满 ”。
分類:
官吏
任期
届满
求解
《國語辭典》:
秩满(秩滿)
拼音:
zhì mǎn
旧制官员任职届满。唐。薛调《刘无双传》:「秩满,閒居于县。」也称为「俸满」。
分類:
官吏
任期
届满
《漢語大詞典》:
索解
寻求解释;探索意义。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八回:“﹝ 安公子 ﹞偶然遇着个未曾经歷、无从索解的去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
:“即于原奏所谓钦遵諭旨所决公论之精神,亦多相反背;而文义字句不可索解者尤甚。” 茅盾
《三人行》
四:“ 柏先生 的小眼睛挤得更细地看着 许 的面孔,似乎想在 许 的沉郁的容貌上索解出真实的内容。”
分類:
寻求
求解
解释
探索
意义
《國語辭典》:
试题(試題)
拼音:
shì tí
考试的题目。如:「请将试题抄在试卷上。」
分類:
试题
考查
知识
技能
时要
要求
求解
解答
问题
《漢語大詞典》:
问疑(問疑)
请求解释疑难。 唐
司空曙
《寄天台秀师》
诗:“永愿亲瓶屨,呈功得问疑。”
分類:
请求
求解
解释
释疑
疑难
《國語辭典》:
三障
拼音:
sān zhàng
佛教用语。指造成修行者不能脱离生死轮回的三种障碍,即业障、烦恼障、报障。业障指因贪恋世间而做的种种恶行,因没有出离世间的心,所以在未来将成为解脱的障碍;烦恼障指烦恼无能排遣成为障碍;报障指由于极坏的果报,如生在地狱,而不能修行。《成实论》卷八:「经说:『三障──业障、烦恼障、报障』何者是耶?」
分類:
佛教语
求解
解脱
三大
障碍
《國語辭典》:
上访(上訪)
拼音:
shàng fǎng
指人民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的行为。
分類:
人民群众
越过
基层组织
上级
机关
反映
问题
要求
求解
解决
《國語辭典》:
治标(治標)
拼音:
zhì biāo
只处理表面上的枝节末处,而未能真正解决根本症结。如:「你擦这药膏只是治标罢了,还是去看医生吧!」
分類:
问题
不从
根本
谋求
求解
解决
《國語辭典》:
治本
拼音:
zhì běn
从根本著手,解决问题。如:「治标不如治本。」
分類:
治国
理事
事务
根本
措施
着手
《國語辭典》:
禳解
拼音:
ráng jiě
祭祀祈神以消解灾祸。《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夫人料劝不信,乃自令左右暗修善事禳解。」《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虔婆道:『莫不是你伤著甚么神道?替你请个尼僧来禳解禳解罢。』」
分類:
禳解
祈求
求解
解除
灾祸
汤显祖
《漢語大詞典》:
谢玄文(謝玄文)
东晋 谢玄 曾都督七州军事,患疾后,上疏请求解职归隐。见
《
晋书·谢玄传
》
。后遂以“谢玄文”谓去职归山。 唐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诗:“名逃 却詵 策,兴发 谢玄 文。”
分類:
谢玄
都督
军事
患疾
上疏
请求
求解
解职
归隐
《漢語大詞典》:
击叩(擊叩)
(1).
《
礼记·学记
》
:“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孔颖达 疏:“从读为舂者,舂谓击也,以为声之形容。言鐘之为体,必待其击,每一舂而为一容,然后尽其声。善答者亦待其一问,然后一答,乃尽説义理也。”后因以“击叩”喻发问求解。 南朝 梁武帝
《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孤陋乏多闻,独学少击叩。”
(2).见“ 击扣 ”。
分類:
发问
求解
《漢語大詞典》:
击扣(擊扣)
轻轻敲打。比喻督促。 清
钱谦益
《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
诗:“以友为鞭策,频年赖击扣。”一本作“ 击叩 ”。
分類:
轻轻
轻敲
敲打
督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