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北京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
(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 ,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晋源镇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晋 、 汉 都发祥于此,因谓之 北京 。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刘崇 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县 。因 宋真宗 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辽 上京 临潢府 为 北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波罗城 。见《金史·熙宗纪》。
(7). 金 贞元 元年迁新都于 中都 大兴府 (今 北京市 ),以旧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称 北京 。故址即今 内蒙古 宁城县 西北 大明城 。见《金史·海陵纪》。
(8). 明 初指 开封府 。即今 河南 开封市 。《明史·太祖纪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应天 为 南京 , 开封 为 北京 。”
(9). 明 永乐元年 , 成祖 将他做 燕王 时的封地 北平府 改为 顺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乐 十九年,自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顺天 ,改 北京 为 京师 。 洪熙 元年,拟还都 应天 ,复改 京师 为 北京 。 正统 六年,定 北京 为国都,又改称 京师 。历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 明 永乐 以后都称 北京 。参见“ 北京市 ”。
(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 ,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晋源镇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晋 、 汉 都发祥于此,因谓之 北京 。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刘崇 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县 。因 宋真宗 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辽 上京 临潢府 为 北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波罗城 。见《金史·熙宗纪》。
(7). 金 贞元 元年迁新都于 中都 大兴府 (今 北京市 ),以旧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称 北京 。故址即今 内蒙古 宁城县 西北 大明城 。见《金史·海陵纪》。
(8). 明 初指 开封府 。即今 河南 开封市 。《明史·太祖纪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应天 为 南京 , 开封 为 北京 。”
(9). 明 永乐元年 , 成祖 将他做 燕王 时的封地 北平府 改为 顺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乐 十九年,自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顺天 ,改 北京 为 京师 。 洪熙 元年,拟还都 应天 ,复改 京师 为 北京 。 正统 六年,定 北京 为国都,又改称 京师 。历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 明 永乐 以后都称 北京 。参见“ 北京市 ”。
《漢語大詞典》:津门(津門)
(1).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初, 爽 出,司马 鲁芝 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 爽 。”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閒。”
(2). 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 ,一名 津阳门 。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 津门 对 小平 。” 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 津门 , 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
(3). 津门亭 的省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 ,感充 长乐 。”
(4). 天津市 的别称。 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 ,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 ,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2). 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 ,一名 津阳门 。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 津门 对 小平 。” 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 津门 , 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
(3). 津门亭 的省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 ,感充 长乐 。”
(4). 天津市 的别称。 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 ,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 ,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漢語大詞典》:支运(支運)
明 代漕运方式之一。 明成祖 永乐 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 淮安 、 徐州 、 临清 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 淮安 到 徐州 、 徐州 到 德州 、 德州 到 通州 (今 北京市 通县 )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 宣德 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明史·食货志三》:“自 成祖 迁 燕 ,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参阅 梁方仲 《明代粮长制度》、 唐文基 《明代漕粮“支运”考辨》。
《漢語大詞典》:压手杯(壓手杯)
明 永乐 年间所制的一种精致瓷器名。杯中心画双狮戏球图,球内刻“大明永乐年製”六字,细若粒米,最为上品。画鸳鸯及花卉者较次。参阅 明 谷应泰 《博物要览·志窑器·新旧饶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