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4
词典
25
分类词汇
139
共164,分11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气候
成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气候
苔原气候
气候顺化
沙漠气候
寒带气候
海洋气候
风云气候
乾燥气候
高地气候
极地气候
医药气候学
《國語辭典》:
气候(氣候)
拼音:
qì hòu
1.一地天气状况的总合或平均,称为「气候」。即长期的大气平均状况。
2.时节。旧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成一节气,故称节令变迁为「气候」。
3.道行、能力达到某种水准。《醒世姻缘传》第六回:「凭你甚么妖精鬼怪,狐狸猿猴,成了多大气候。」
分類:
气候
天气
云气
书画
一年
结果
神态
二十四节
诗文
成就
风貌
气韵
前途
风格
据此
预测
吉凶
时令
《國語辭典》:
成气候(成氣候)
拼音:
chéng qì hou
气候,指能力达到某种水准。「成气候」指有所成就或发展前景,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已成气候」。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磨难曲。第三○回》:「他就有三四万人,也不成气候,何劳万岁虑。」
分類:
有成
成就
或有
前途
否定
定式
《漢語大詞典》: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分類:
分布
大陆
美大
内陆
陆地
地区
《漢語大詞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c以下,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左右。主要出现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南美洲智利南部等地。
分類:
分布
南北
北纬
大陆
西岸
《漢語大詞典》:
小气候(小氣候)
(1).由于地表面性质的不均一或人类与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黄宗英
《大雁情·她》
:“它(指杨树)树种繁多,宜旱宜涝,抗风固沙。它能渐渐改变小气候,能快快献出好木材。”
(2).比喻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环境、条件等。
《人民日报》
1986.11.27:“ 北京市 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通向世界,并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外商投资的‘小气候’,欢迎海外人士前来合作。”
分類:
地表
表面
范围
性质
不均
特殊
均一
一或
生物
造成
小范
气候
《国语辞典》:
苔原气候(苔原气候)
拼音:
tái yuán qì hòu
极地气候。终年寒冷,气温恒在摄氏十度以下,夏季解冻时地面上可生长苔藓,地衣等植物。
分类:
终年
寒冷
气温
摄氏
十度
《国语辞典》:
气候顺化(气候顺化)
拼音:
qì hòu shùn huà
生物为适应新环境而在形态上或生理机能上产生变异的状况,称为「气候顺化」。
分类:
生物
适应
环境
形态
生理
机能
产生
生变
变异
状况
《国语辞典》: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
拼音:
shā mò qì hòu
一种乾燥气候。因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使得土地乾裂,水源枯竭,作物难以生长。主要分布于副热带高压下的乾燥区域内。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为典型代表。
分类:
蒸发
量大
降雨量
《国语辞典》: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
拼音:
hán dài qì hòu
终年寒冷的极地地区的气候。分布在亚洲、北美大陆极圈以北等高纬度地区,可分为苔原、永冻气候二大类型。
分类:
终年
寒冷
极地
地区
气候
分布
亚洲
美大
大陆
极圈
高纬度
《国语辞典》:
海洋气候(海洋气候)
拼音:
hǎi yáng qì hòu
岛屿与滨海地区,特别是大陆西岸,因受海洋影响,形成夏凉冬暖,年温差不大,雨量丰沛的气候。
分类:
岛屿
滨海
海地
地区
特别
别是
大陆
西岸
海洋
影响
《国语辞典》:
风云气候(风云气候)
拼音:
fēng yún qì hòu
有关风水的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数中有掌印柴夫人,理会得些个风云气候。」
分类:
风水
《国语辞典》:
乾燥气候(乾燥气候)
拼音:
gān zào qì hòu
一地年雨量少于五百毫米,变率大,一般植物难以生长的气候。可分为乾燥草原气候及乾燥沙漠气候。
分类:
雨量
五百
毫米
植物
生长
气候
《国语辞典》:
高地气候(高地气候)
拼音:
gāo dì qì hòu
高原和高山地区,由于地势高,使其气候和同纬度的平地气候截然不同。其气温随高度递减,冬季冷空气易沉聚谷底,上方气温反而较高;同一高度的向阳坡温暖,背阳坡寒冷。高地气候有热带高地气候与温带高地气候两种。
分类:
高原
高山
山地
地区
地势
气候
和同
纬度
平地
地气
截然不同
《国语辞典》: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拼音:
jí dì qì hòu
位于极圈内的低温型气候。无暖季,最高月均温也少于摄氏十度。分为苔原气候及冰冠气候两种类型。前者最高月均温在摄氏零度至十度间,全年只有一个生长季;后者终年冰雪覆地,最高月均温在冰点下,天然植物绝迹。
分类:
极圈
圈内
低温
气候
摄氏
十度
《国语辞典》:
医药气候学(医药气候学)
拼音:
yī yào qì hòu xué
一种研究气候对人体健康及治疗效应所产生影响的科学。目的在研究气候对人体作用的规律性,以避免有害人体健康的气象条件,进而研究创造及利用人工气象,增强人类体质与防治疾病。
分类:
气候
候对
人体
健康
治疗
疗效
效应
产生
影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