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4,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车帐
义渠
征服
汉奸
贯头
对内
蹲舞
桶裙
胡貉
武术
和服
高棉
达子
强种
牙市
《漢語大詞典》:车帐(車帳)
兵车和营帐。古代北方民族于兵车上覆以帐幔,作为营地居处,亦称“ 车帐 ”。新五代史·杂传八·康福:“ 福 登山望见川谷中烟火,有 吐蕃 数千帐,不觉 福 至, 福 分其兵为三道,出其不意袭之。 吐蕃 大骇,弃车帐而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二年:“ 契丹 主车帐在 定州 城下。” 胡三省 注:“ 契丹 主乘 奚 车,卓毡帐覆之,寝处其中,谓之车帐。”宋史·真宗纪一:“府州言官军入 契丹 五合川 ,拔 黄太尉 砦,歼其众,焚其车帐,获马牛万计。”
《國語辭典》:义渠(義渠)  拼音:yì qú
国名。被视为西戎的古老部族,其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甘肃及宁夏交界处。后为秦所灭。也作「仪渠」。
《國語辭典》:征服  拼音:zhēng fú
战胜、使屈服。《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猜没有别的,去年老人家在贵州征服了一洞苗子,一定是这个表题。」
《國語辭典》:汉奸(漢奸)  拼音:hàn jiān
为一己的利益而甘心出卖国家的人。《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上头看他一脸的连鬓大胡子,龙心大为不悦,说他样子很像个汉奸似的。」
《漢語大詞典》:贯头(貫頭)
(1).古代某些民族在布匹中央挖一圆洞套入头颈,作为衣服。汉书·地理志下:“自 合浦 、 徐闻 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 武帝 元封 元年略以为 儋耳 、 珠崖郡 。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 颜师古 注:“著时从头而贯之。”后汉书·东夷传·倭:“女人被髮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著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椎结徒跣,贯头左袵。”借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先生仁人长者,以仁人长者,膺重任,治僻壤贯头鴃舌之民,民何修而得此也。”
(2).借指钱钞。《禅真后史》第十一回:“﹝ 葛鵻 ﹞捱身帮衬,管丧仪簿,陪吊奠客,照理出入账目,一来图嘴头肥腻,二则饕餮些贯头微利。”
《漢語大詞典》:对内
属于或发生于特定民族或主权国家的权力、管辖、组织界限范围之内的。例如:对内政策。
《漢語大詞典》:蹲舞
古代 中亚 民族的一种舞蹈动作。 唐 刘言史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 石国 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跳身转轂宝带鸣,弄脚繽纷锦靴软。”
《漢語大詞典》:桶裙
(1).西南地区仡佬、傣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 明 田汝成 炎徼纪闻·犵狫:“﹝犵狫﹞以布一幅横围腰间,旁无襞积,谓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为花犵狫,红布者为红犵狫。”《新华日报》1940.8.24:“街子上的摆夷男女,一个个穿着得整整齐齐,‘小菩萨’们(摆夷用来称呼青年姑娘们的)差不多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色桶裙。”
(2).泛指圆桶状的裙子。
《漢語大詞典》:胡貉
亦作“ 胡狢 ”。亦作“ 胡貊 ”。 古代称北方各民族。晏子春秋·谏下一:“今夫 胡 狢 戎 狄 之蓄狗也,多者十有餘,寡者五六,然不相害伤。” 张纯一 校注:“ 孙 云:狢当为貉。”荀子·强国:“今 秦 南乃有 沙羡 与俱,是乃 江 南也,北与 胡 貉 为隣,西有 巴 戎 。”《淮南子·齐俗训》:“ 胡 、 貉 、 匈奴 之国,纵体拖髮,箕倨反言而国不亡者,未必无礼也。”后汉书·祭肜传论:“﹝ 祭肜 ﹞且临守偏海,政移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 胡 貊 数级於郊下。” 宋 苏辙 《颍州择胜亭诗》:“ 胡 貊 之民,驾车以游,外缠毳韦,内辑貂鼬。”
分類:北方民族
《國語辭典》:武术(武術)  拼音:wǔ shù
运用拳脚、兵器等攻击和防禦的技术。如长拳、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南朝宋。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國語辭典》:和服  拼音:hé fú
日本的传统服装。长衣、前身叠合,且腰间系以宽带。
《國語辭典》:高棉  拼音:gāo mián
国名。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南部。参见「柬埔寨民主国」条。
《國語辭典》:达子(達子)  拼音:dá zi
旧时对蒙古人的称呼。《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况且这些骚达子干事,不瞒著儿女,他们都看得惯熟了。」
《漢語大詞典》:强种(强種)
(1).力量强的种族、民族。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况当强种鳞鳞,蔓我四周,伸手如箕,垂涎成雨,造图列説,奔走相议,非左操刃右握算,吾不知将何以生活也。”
(2).谓使种族、民族强大。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地时候,正是上下一心理财强种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牙市
即互市。古代国家或民族之间进行的贸易。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扼其衝塞,絶其牙市,闭之沙漠之外,俟其隙且困则破散之。”参见“ 互市 ”。
《國語辭典》:互市  拼音:hù shì
互相买卖。《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唯至互市,乃来靡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过了半年,松藩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因买卖不公,彼此吵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