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拉丁民族  拼音:lā dīng mín zú
1.古代定居义大利半岛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欧洲大陆迁来的印欧人。使用印欧语系的拉丁语。
2.泛指受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如义大利、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等。
《国语辞典》:基辅公国(基辅公国)  拼音:jī fǔ gōng guó
国名。俄罗斯第一个有组织的国家,主要民族为斯拉夫人,因国都为基辅,故称为「基辅公国」。建于西元第九世纪中叶,十世纪中叶传入基督教,贸易发达。十三世纪灭于蒙古人之手,建为钦察汗国,至十五世纪方独立为莫斯科公国。
《国语辞典》:民族优越感(民族优越感)  拼音:mín zú yōu yuè gǎn
以自己的民族为最优秀,将其他民族视为较低劣的心态。过度誇大的民族优越感常沦于种族中心主义。
《国语辞典》:犹太屯垦区(犹太屯垦区)  拼音:yóu tài tún kěn qū
犹太民族自二千年前亡国后,人民流离失所。十九世纪末,东欧的犹太人逐步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屯垦区(Kibbutz)。区内居民实验社会主义的理想,共营共享一切生产成果,以自治、平等为目标,并坚持恢复犹太固有传统。
《国语辞典》:基立尔字母(基立尔字母)  拼音:jī lì ěr zì mǔ
操斯拉夫语言、信奉东方正教的民族所使用的文字。西元九世纪由希腊籍传教师基立尔(Cyril)在希腊文字的基础上创立。原有四十三个字母,今简化为乌克兰语的三十三字母、俄语的三十二字母及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各三十字母。用基立尔字母写的最早的文献是九世纪由基立尔和圣美多迪乌斯所翻译的圣经与其他教会文献。也作「基里尔文字」、「西里尔字母」。
《国语辞典》:吉尔吉斯人(吉尔吉斯人)  拼音:jí ěr jí sī rén
Kirgiz
位居于中亚细亚的民族。大部分居于独立国协的吉尔吉斯共和国,所用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身短面圆,鼻小而低,好食羊肉,饮乳酒,为传统的游牧民族。
《国语辞典》:民族复兴运动(民族复兴运动)  拼音:mín zú fù xīng yùn dòng
一民族于生死存亡关头而积极重新凝聚群体意识,透过种种行动自救自保以使其民族不致灭亡,文化得以绵延兴盛而推行的复兴运动。
《国语辞典》:民族精神教育  拼音:mín zú jīng shén jiào yù
以培育民族意识,陶铸民族道德,锻练民族体魄为目的的教育。
《国语辞典》: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拼音:mín zú jiě fàng yùn dòng
被压迫的民族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压迫者的专制垄断、掠夺与剥削,并争取民族解放自主而进行的革命运动。
《国语辞典》:复合民族国家(复合民族国家)  拼音:fù hé mín zú guó jiā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如我国即属于此类。
《国语辞典》:格拉哥里字母  拼音:gé lā gē lǐ zì mǔ
操斯拉夫语言、信奉天主教的民族在古代使用的字母。其渊源不明。现存最早的文献可上溯至西元一三○九年,使用最鼎盛的时期在十六、十七世纪。之后,被基立尔字母和拉丁字母所取代。也作「格拉戈尔字母」。
《国语辞典》:麦克罗尼西亚人(麦克罗尼西亚人)  拼音:mài kè luó ní xī yà rén
大洋洲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包括李伯特、爱丽丝群岛、马歇尔群岛和卡罗林群岛,语言属南岛语系。操南岛语系和帛琉语属印度尼西亚语族。
《国语辞典》:盎格鲁撒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人)  拼音:àng gé lǔ sā kè sùn rén
条顿民族的一支,原住在北欧日德兰半岛南部,后移居欧洲北部。是英吉利人的祖先。
《国语辞典》: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  拼音:yóu tài fù guó zhǔ yì
犹太人在故乡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独立自主国的信念。西元一八九七年,奥地利人赫茨尔在瑞士巴尔塞召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起草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巴尔塞纲领,宣称「犹太复国主义所追求的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受到公法保护的家园」。二次大战后,犹太民族终于在中东建立以色列。
《国语辞典》:天照大神  拼音:tiān zhào dà shén
日本民族信仰的最高神祇,为日本皇帝之相神。传说中天照大神即太阳神,为女性。她曾穿上军装,持铜镜宝玉,施展魔法,与弟弟风雨暴力之神争夺统治天下之权。获胜后,成为正统派神祇的始祖。日本史上首位天皇即其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