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7,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田氏
佛氏
氏族
师氏
二氏
梁氏
外氏
萧氏
阏氏
尹氏
汪氏
罗氏
匠氏
项氏
侯氏
《骈字类编》:田氏
史记齐世家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涉又田儋传田儋者狄人也故齐王田氏族也
又陈 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佯为縳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天乔琳慈竹赋田氏不分庭之荆陈家则应 之星
《漢語大詞典》:佛氏
犹佛家,佛门。朱子语类卷七一:“有人自是其心,全无邪而却不合於正理……佛氏亦岂有邪心者?”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 邵子 有‘元会运世’之説……其论甚奇,然佛氏已有此论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先是其母梦是奴为人执缚俎上……醒而恶之,恒戒以毋与人斗,不虞乃为鱼所击。佛氏所谓夙生中负彼命耶!”
分類:佛家佛门
《國語辭典》:氏族  拼音:shì zú
1.一个单系的继嗣群,通常拥有共同财产,且为外婚的或地域化的亲属团体,可能是父系氏族,也可能是母系氏族。成员相信共有一位创始的祖先,但其正确的谱系关系不一定能清楚追溯。
2.姓氏宗族的分系,分开来称为「氏」、合称为「族」。汉。班彪 王命论:「是故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
《國語辭典》:师氏(師氏)  拼音:shī shì
1.女师。《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2.职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辅佐王室、朝仪得失及以三德三行教育贵族子弟等事。
《漢語大詞典》:二氏
指佛、道两家。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乃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宋 文天祥 《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维二氏之蔽於死生兮,小其用於一身。” 清 阮元 《〈国朝汉学师承记〉序》:“两 汉 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説未起也。”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山林幽简之儔行于一室,名曰二氏。 老 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养心性。佛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悟心性。”
分類:两家
《骈字类编》:梁氏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
《國語辭典》:外氏  拼音:wài shì
母亲的父母家。《后汉书。卷二七。杜林传》:「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太平广记。卷四八六。无双传》:「初,仙客父亡,与母同归外氏。」
《漢語大詞典》:萧氏(蕭氏)
(1).指 萧史 。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之五:“ 萧氏 贤夫妇, 茅 家好弟兄。羽轮飆驾起层云,高会尽仙卿。”参见“ 萧史 ”。
(2).指 萧育 , 西汉 人, 萧望之 之子。见《汉书》本传。《文选·张协〈杂诗〉之三》:“案无 萧氏 牘,庭无 贡公 綦。” 刘良 注:“ 萧育 与 朱博 为友, 王阳 与 贡禹 为密交,述此两事,思友人不相往来也。”
(3). 殷 民六族之一。左传·定公四年:“ 殷 民六族, 条氏 、 徐氏 、 萧氏 、 索氏 、 长勺氏 、 尾勺氏 。”
《國語辭典》:萧史(蕭史)  拼音:xiāo shǐ
传说中春秋时的人物。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
《國語辭典》:阏氏(閼氏)  拼音:yān zhī
汉时匈奴君长的嫡妻称为「阏氏」。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世间那有如此女人,若得他做阏氏,我愿足矣。」
《漢語大詞典》:尹氏
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书·大诰:“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 孔颖达 疏:“尹,正也。诸官之正,谓卿大夫。”
《漢語大詞典》:汪氏
传说中 西海 外的国名。文选·张衡〈思玄赋〉:“超 轩辕 於 西海 兮,跨 汪氏 之龙鱼。” 李善 注:“ 汪氏国 在 西海 外。”
分類:西海
《骈字类编》:罗氏(罗氏)
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 周礼夏官罗氏下士一人注能以罗罔搏鸟者之新论貔貅戾兽而黄帝教之战鹰颤鸷鸟而罗氏教 猎
又苏轼万石君罗文传赞罗氏之先无所见岂左氏所称罗国哉
《國語辭典》:匠氏  拼音:jiàng shì
木工、工匠。唐。韩愈 进学解:「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伐去俺条枚,芟落俺枝叶,又要卖俺与匠氏。」
分類:木匠工匠
《漢語大詞典》:项氏(項氏)
指 项籍 。 汉 班固 《史述赞·述高纪》:“ 项氏 畔换,黜我 巴 汉 。” 晋 潘岳 《西征赋》:“虐 项氏 之肆暴,坑降卒之无辜。”参见“ 项王 ”。
分類:项籍
《漢語大詞典》:项王(項王)
指 项籍 。 秦 末 下相 人,字 羽 。从叔父 梁 在 吴中 起事, 梁 败死, 籍 领其军。 秦 亡,自立为 西楚霸王 ,继与 刘邦 争天下。后 汉王 用 张良 、 陈平 计,围 籍 于 垓下 ,至 乌江 自刎。见《史记·项羽本纪》。 唐 李白 《拟恨赋》:“若乃 项王 虎鬭,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 元 贡师泰 《彭城怀古》诗:“ 项王 帐底犹 虞 舞, 汉祖 军中尽 楚 声。”常用以借指失败的英雄。 清 吴伟业 《戏题仕女图·虞兮》诗:“博得美人心肯死, 项王 此处是英雄。”
《漢語大詞典》:侯氏
(1).指诸侯个人。仪礼·觐礼:“至于郊,王使人皮弁用璧劳。侯氏亦皮弁迎于帷门之外。” 郑玄 注:“不言诸侯言侯氏者,明国殊舍异,礼不凡之也。” 贾公彦 疏:“言诸侯则凡之总称;言侯氏则指一身,不凡之也。而所劳之处或非一国,舍处不同,故不总言诸侯而云侯氏也。”
(2).泛指诸侯。 宋 宋咸 《进〈孔丛子〉表》:“臣窃以 仲尼 以还、 子思 而后,圣嗣不絶,贤才挺生,皆道被於门人,悉教施於侯氏。”
分類:诸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