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毕卓(畢卓)
晋 吏部郎 毕卓 ,常饮酒废职。邻舍酿熟, 卓 夜至其瓮间盗饮,为人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旋解缚,遂与主人饮瓮侧,致醉而去。事见《晋书·毕卓传》。后常以指嗜酒成癖的人。 北周 庾信 《答王司空饷酒》诗:“未能扶 毕卓 ,犹足舞 王戎 。”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诗之二:“瓮间 毕卓 防偷酒,壁后 匡衡 不点灯。” 明 刘兑 《娇红记》:“不觉的烂醉在佳人锦瑟边,可知道 毕卓 在瓮头眠?”
《韵府拾遗 质韵》:将毕(将毕)
庄子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漢語大詞典》:毕见(畢見)
全部显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天瑞并至,珍祥毕见。”
完全看到。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虽禀极聪,而有声者不可尽闻焉。”
分類:显现
《高级汉语词典》:毕婚
完婚
《漢語大詞典》:毕景(畢景)
(1).日影已尽。指入暮。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昭帝 ﹞乃命以文梓为船……随风轻漾,毕景忘归,乃至通夜。” 齐治平 注:“毕景,日影已尽,谓日暮也。” 唐 杜甫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诗:“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 仇兆鳌 注:“毕景,谓尽一日之影。” 清 黄景仁 《泥涂叹》诗:“毕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
(2).比喻人之暮年。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髮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望云悲轗軻,毕景羡冲融。” 仇兆鳌 注:“四句衰老之叹。”
(3).竟日;整天。南史·殷臻传:“﹝ 臻 ﹞幼有名行, 袁粲 、 储彦回 并赏异之,每造二公之席,輒清言毕景。” 唐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诗:“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國語辭典》:毕方(畢方)  拼音:bì fāng
1.神话传说中主火灾的怪鸟,形体像鹤而单足。《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文选。张衡。东京赋》:「八灵为之震慑,况鬾蜮与毕方。」三国吴。薛综。注:「毕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者,常御火在人家作怪灾也。」
2.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淮南子。泛论》:「山出枭阳,水生罔象,木生毕方,井生坟羊。」汉。高诱。注:「木之精也,状如鸟,青色,赤脚,一足,不食五谷。」
《漢語大詞典》:箕毕(箕畢)
箕与毕为二星宿名,据传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文选·张协〈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张铣 注:“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期,会也,月与箕会则风,毕会则雨。” 宋 苏辙 《燕山》诗:“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 明 王廷陈 《咏怀》:“箕毕各有好,况此世上羣。”
《韵府拾遗 真韵》:毕臻(毕臻)
宋书符瑞志文帝元嘉十八年八月庚午会稽山阴商世宝获白鸠眼足并赤何承天上表曰休珍杂沓景瑞毕臻
《漢語大詞典》:毕婚嫁(畢婚嫁)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韵府拾遗 质韵》:才毕(才毕)
郑璧诗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
《漢語大詞典》:毕昴(畢昴)
毕星与昴星。二星至秋季时,晨见于东方,故常以表示天将黎明。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於东方。” 吕向 注:“毕昴晨见东方,至秋时也。” 唐 陈子昂 《山亭宴序》:“东方明而毕昴升,北阁曙而天云净。” 明 孙柚 《琴心记·赉金买赋》:“望天星耿耿朝稀,忽见相躔毕昴,东方晓日辉辉。”
《漢語大詞典》:手毕(手畢)
犹手简。手书。尔雅·释器:“简,谓之毕。”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一·书札:“ 宋子京 以手简为手毕。”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得三月二日手毕,发读忻尉。”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手毕自 杭州 来,始知北行,令僕益寂。”参见“ 手简 ”。
分類:手书
《國語辭典》:手简(手簡)  拼音:shǒu jiǎn
书牍、手书。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予淳熙末还朝,则朝士乃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馀相往来,谓之手简。」
分類:书牍手书
《漢語大詞典》:毕露(畢露)
完全显露。 明 汪道昆 《洛水悲》:“自分永隔幽明,毕露精诚,恐干禁忌。” 陶成章 《〈浙案纪略〉序》:“同人皆谓序述过详,事机毕露,反为进取之害。”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数年前的文坛上所谓‘第三种人’……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久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
分類:显露
《漢語大詞典》:昴毕(昴畢)
昴宿与毕宿的并称。同属白虎七宿。古人以昴毕为 冀州 的分野。史记·天官书:“奎、娄、胃, 徐州 。昴、毕, 冀州 。” 宋 苏轼 《永裕陵四月旦表本》:“伏以日躔昴、毕,卦直乾、离。”
《漢語大詞典》:毕给(畢給)
犹毕具。国语·晋语九:“ 瑶 之贤於人者五……美鬢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 韦昭 注:“给,足也。”后汉书·刘般传:“时五校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